[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敏感角膜上皮细胞培养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3719.0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关燕清;刘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08F220/54;C08F220/06;C08F8/32;C08G8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6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敏感 角膜 上皮 细胞培养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角膜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敏感角膜上皮细胞培养 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角膜疾病是导致眼盲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白内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 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对于重度干眼症、Stevens-Johnson综合症、重度化学烧伤 等的预后较差,且面临移植排斥、供体不足等问题。人工角膜的应用和组织工 程角膜的研究为角膜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但角膜的构建材料依然是限制这两 种角膜发展的重要因素(邵春益,傅瑶,范先群。组织工程角膜和人工角膜材 料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纵览,2007,31(1):29-33)。
人工角膜(keratoprostheses,KPro)自1789年首度提出以来历经了200多年 的发展(李娜,周伟,孙恒。人工角膜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4): 575-579),早期使用了不同的光学材料,如水晶、玻璃、赛璐珞、石英等,但它 们对于宿主而言是非生物相容的,不能在眼内长期保留。目前的人工角膜主要 由两部分组成:中央光学镜柱和周边支架。人工角膜光学镜柱材料多采用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而周边支架材料 较多,包括陶瓷、牙齿、聚四氟乙烯、PMMA、PHEMA等。PMMA由于其透 明性、可塑性、抗拉力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视为一种理想的合成人工角膜 光学材料而获得了普遍的应用。聚乙烯共聚水凝胶能耐受手术且能保持其透明 性,但因尚未见临床应用报告,目前仅用于软性隐性眼镜和折支架部分材料。 虽然在目前看来人工角膜是治疗碱烧伤、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症的唯一 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材料的异物性,目前还没有一种人工角膜可以支持角膜上 皮细胞的生长,同时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炎、青光眼、血管化、后增殖膜等也一 直困扰着患者,一般只作为最后的选择。
理想的人工角膜应该是一种上皮化的“人工供体角膜”,能像角膜移植术一样 被植入。组织工程人工角膜(Tissue Engineering Cornea)是真正意义上的角膜替 代物,它试图通过一定的培养技巧让合适的种子细胞良好生长于载体支架,在 体外构建出形态、生理功能、生化特性、基因表达近似正常的三维角膜组织。 支架材料是细胞增殖的场所,同时引导细胞生长,决定着所构建组织的形态。 目前,常用载体材料主要为以下四种:胶原、壳聚糖壳聚糖、羊膜、聚羟基乙 酸和聚乳酸,虽各具优点但均存在一定缺点(房兴峰,赵靖,谢立信。组织工 程角膜支架材料研究现状[J]眼视光学杂志,2008,28(6):619-621):胶原、羊膜、 脱细胞角膜基质等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可塑性欠佳;PGA等合成材 料可塑性较好,但会产生酸性降解产物。理想材料的选择一直是制约组织工程 角膜发展的瓶颈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