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酸修饰的氨基葡萄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1907.X | 申请日: | 2009-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成;晏菊芳;汪林发;叶飞;范莉;牟霞;李同金;刘华玲;陈伟东;许荩;宋小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H13/06 | 分类号: | C07H13/06;C07H1/00;A61K31/7024;A61P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修饰 氨基 葡萄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特别涉及氨基酸修饰的氨基葡萄糖, 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血糖过高为主要特征的 慢性疾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据国际糖 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约有2.46亿糖尿病患者,预计2025年将 达到3.8亿,即成年人口的7.1%,其中II型糖尿病患者约占90%。目前上市的 抗糖尿病药物类型很多,但都存在或重或轻的副作用,如:胰岛素类药物可能 引起低血糖、过敏反应、胰岛素抵抗等;磺酰脲类药物存在原发效应较差、易 继发性失效、有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危险等缺点;双胍类药物可以引起乳酸中 毒、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阿卡波糖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能产生腹胀、 胃胀、上腹部灼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副反应;曲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类药 物具有肝毒性。因此,发现和筛选具有新颖化学结构、高效低毒的糖尿病药物 是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D-氨基葡萄糖(即2-氨基-2-脱氧-D-葡萄糖)作为甲壳素的最终降解产物,参 与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膜,是蛋白多糖大分子制备的中间物质。其衍生物具有 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D-氨基葡萄糖 的盐类衍生物如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具有参与肝肾解毒、抗炎、护肝、抗菌等 药理活性,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而硫酸氨基葡萄糖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骨性关 节炎以及胃溃疡等疾病;D-氨基葡萄糖与金属铂的配位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 D-氨基葡萄糖的酰化衍生物如N-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是生物细胞内许多 重要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制备双歧因子的重要前体,临床上是治疗风湿性 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良好药物;D-氨基葡萄糖的磷酸酯类衍生物具有抗肿瘤、 抗病毒、抗菌和免疫调节等活性。
Doherty等(J.Am.Chem.Soc.,1953,75:3466-3468)利用氨基酸的苯甲氧甲酰 基衍生物在吡啶中与1,3,4,6-四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作用,再经过脱乙酰作用以 及氢解作用制备了D-氨基葡萄糖的氨基酸衍生物,但其它类型的D-氨基葡萄糖 的氨基酸衍生物的报道很少,且迄今未见D-氨基葡萄糖的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 糖尿病活性的相关报道。
D-氨基葡萄糖分子含有4个羟基和1个氨基,其选择性保护产物1,3,4,6-四 -O-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是制备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方法 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将D-氨基葡萄糖分子中的羟基和氨基用乙酰基同时进行 保护,再选择性地脱去氨基上的乙酰基,如鎓盐法等,但这类方法试剂昂贵、反 应条件苛刻、产率低;第二类是先保护氨基,再保护羟基,然后脱去氨基上的 保护基,如邻苯二甲酸酐法、对甲氧基苯甲醛法等,但这类方法反应步骤过长, 产率较低;第三类是在酸性条件下直接选择性将羟基用乙酰基保护,如乙酸酐- 硫酸法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氨基酸修饰的氨基葡萄糖;目 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氨基酸修饰的氨基葡萄糖的制备方法;目的之三在于提供 所述氨基酸修饰的氨基葡萄糖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氨基酸修饰的氨基葡萄糖,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
其中:R1为H、甲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苄基、-CH2OC(CH3)3、 -CH(CH3)O(CH3)3、-CH2CH2SCH3、-CH2CH2CO2C(CH3)3或-CH2CO2C(CH3)3;R2为氨基保护基团;Ac表示乙酰基。
进一步,所述R1为甲基、异丙基、异丁基或苄基;
进一步,所述R1为异丙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南大学;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