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动涡旋盘自转的滚珠体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0231.2 | 申请日: | 2009-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2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尚传;童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配天(安徽)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文 |
| 地址: | 518108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涡旋 自转 滚珠 体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压缩机中的零部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防止动涡旋盘自转的滚珠体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涡旋压缩机中,传统的防止动涡旋盘自转的滚珠体式装置,如附图1至3所示,包括多个钢球230,和位于多个钢球230上方的一上垫圈210,和位于多个钢球230下方的一下垫圈120,以及在所述上垫圈210与钢球230之间设置的一带若干通孔的上支撑盘111,和在所述下垫圈120与钢球230之间对应设置的一带同样若干通孔的下支撑盘121;所述上支撑盘111设置在涡旋压缩机的前盖上,所述下支撑盘121设置在动涡旋盘上;所述上支撑盘111上的通孔与所述下支撑盘121上的通孔一一对应,每一对通孔内适配一个钢球230在通孔内活动以防止动涡旋盘自转;与所述钢球230相接触的所述上支撑盘111通孔孔口倒角处理,与所述钢球230相接触的所述下支撑盘121通孔孔口倒角处理,从而可增大所述钢球230的活动范围。
但是,传统的防止动涡旋盘自转的滚珠体式装置,装配零件较多,结构复杂,机加工时通孔及其倒角的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因通孔的数量增加而降低;另外,所述上支撑盘的大小制约了通孔的大小,由此限制了钢球的活动范围;而且钢球在活动的过程中会同时接触前述四个零件,使得钢球的受力状况较差,缩短了钢球的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动涡旋盘自转的滚珠体式装置,装配零件少,结构简单,利于加工和生产;并可改善滚珠体的受力状况,延长滚珠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动涡旋盘自转的滚珠体式装置,用于装配在涡旋压缩机的前盖与动涡旋盘之间;其中,所述的滚珠体式装置包括一静止环、一公转环、和位于所述静止环与公转环之间的多个滚珠体;所述静止环设置在所述前盖上,在接触所述滚珠体的静止环表面上设置有平底的上凹槽;所述公转环设置在所述动涡旋盘上,在接触所述滚珠体的公转环表面上设置有平底的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用于夹持所述滚珠体活动,以消除所述动涡旋盘围绕静涡旋盘回转时产生的自转。
所述的滚珠体式装置,其中,所述滚珠体在所述上凹槽内的活动距离,以及所述滚珠体在所述下凹槽内的活动距离,均超过所述动涡旋盘的回转直径。
所述的滚珠体式装置,其中,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形状设置为圆形。
所述的滚珠体式装置,其中,所述上凹槽在所述静止环上均匀等间隔设置,所述下凹槽在所述公转环上均匀等间隔设置;所述上凹槽的数量等于所述下凹槽的数量。
所述的滚珠体式装置,其中,在每一所述上凹槽和与其对应的下凹槽之间适配一个所述滚珠体。
所述的滚珠体式装置,其中,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内工艺圆角半径均小于等于所述滚珠体的半径设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防止动涡旋盘自转的滚珠体式装置,由于采用了带平底凹槽的静止环和带平底凹槽的公转环,减少了装配零件的数量,简化了结构,通过模具即可完成对凹槽的加工,保证了加工的质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充分利用了静止环的大小来增加滚动体的活动范围;并改善了滚动体的受力状况,延长了滚动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止动涡旋盘自转的滚珠体式装置俯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图1中滚珠体式装置的B-B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图2中滚珠体式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防止动涡旋盘自转的滚珠体式装置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滚珠体式装置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滚珠体式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配天(安徽)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配天(安徽)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0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