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草莓产量的施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8025.8 | 申请日: | 2009-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7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秦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淑华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曹立杰 |
| 地址: | 11016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草莓 产量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施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很早就开始利用野生草莓,并一直沿袭至今。我国的大果草莓栽培始于1915年,但过去未受到重视,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以来草莓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目前草莓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一位。草莓露地栽培可采用1年1栽或多年1栽两种方式,前者每年栽培收获后与其他作物轮作,这种制度下,草莓生活力强,果实品质好,成熟早,病虫害少。但关键技术在培育3片以上叶片、根系发达的壮苗,可适当密植。草莓生长需要氮磷钾及硼、镁、锌、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生长早期需磷,早中期大量需氮,整个生长期需钾。缺氮重,叶片会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缺磷加重时,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的斑点,较老叶片也有这种特征,植株上的花和果比正常植株小。缺钾的症状常发生于新成熟的上部叶片,叶片边缘常出现黑色、褐色和干枯,继而为灼伤,老叶片受害严重,果实颜色浅,味道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大量的研究和不断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施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草莓因施肥不当引起的叶黄、叶枯导致草莓产量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初期:全生育期亩施肥量为农家肥300-420千克,氮肥20~36千克、磷肥10~28千克、钾肥13~30千克;农家肥做基肥,氮、钾分基肥和二次追施,施肥比例为4∶4∶5,磷肥全部基施;
追肥:开花期亩施农家肥50-100千克、硫酸钾10~20千克;
浆果膨大期:亩施尿素10~20千克、硫酸钾7~8千克。
根外追肥:花期前后叶面喷施硼砂,亩喷施2-3千克。
初花期和盛花期均依次喷硫酸钙与硫酸锰,亩喷施2-3千克。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合理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都进行了改进,不但节省了肥料的用量,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草莓的质量。
2、由于花期前后叶面喷施硼砂,提高了坐果率,并改善果实了品质,增加单果重。
3、初花期和盛花期均依次喷硫酸钙与硫酸锰,提高了产量及果实贮藏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初期:全生育期亩施肥量为农家肥400千克,氮肥20千克、磷肥12千克、钾肥15千克;农家肥做基肥,氮、钾分基肥和二次追施,施肥比例为4∶4∶5,磷肥全部基施;
追肥:开花期亩施农家肥65千克、硫酸钾12千克;
浆果膨大期:亩施尿素10千克、硫酸钾8千克。
根外追肥:花期前后叶面喷施硼砂,亩喷施3千克。
初花期和盛花期均依次喷硫酸钙与硫酸锰,亩喷施3千克。
实施例2
初期:全生育期亩施肥量为农家肥300千克,氮肥20千克、磷肥10千克、钾肥13千克;农家肥做基肥,氮、钾分基肥和二次追施,施肥比例为4∶4∶5,磷肥全部基施;
追肥:开花期亩施农家肥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
浆果膨大期:亩施尿素10千克、硫酸钾8千克。
根外追肥:花期前后叶面喷施硼砂,亩喷施2千克。
初花期和盛花期均依次喷硫酸钙与硫酸锰,亩喷施2千克。
实施例3
初期:全生育期亩施肥量为农家肥420千克,氮肥36千克、磷肥28千克、钾肥30千克;农家肥做基肥,氮、钾分基肥和二次追施,施肥比例为4∶4∶5,磷肥全部基施;
追肥:开花期亩施农家肥100千克、硫酸钾10千克;
浆果膨大期:亩施尿素20千克、硫酸钾7千克。
根外追肥:花期前后叶面喷施硼砂,亩喷施3千克。
初花期和盛花期均依次喷硫酸钙与硫酸锰,亩喷施3千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淑华,未经秦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