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6770.9 | 申请日: | 2009-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6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田颖刚;谢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28 | 分类号: | A23L1/28;A23L1/308;A61K36/68;A61P1/10;A61P3/0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前子 可溶性 膳食 纤维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车前子可溶性膳 食纤维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指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其聚合度 (DP)不小于3,对人体健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被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确认 为与传统的六大营养素并列的“第七营养素”,根据在热水中的溶解性,其分 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本质是多糖, 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保健功能的营养食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进 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产生特殊的生理代谢功能,可以清除体内垃圾起到防止便 秘的功效,由于离子交换和胶体的形成,减少了对有毒及致癌物质的吸收,又 可调节胆固醇水平,降低肠内β-葡萄糖、苷酸酶活性,排除血管硬化诱因。 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食品添加剂之中可作为增稠剂,填充剂,配方助剂,是用来 制造低热量,低胆固醇,低钠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目前国内外用于提取膳食 纤维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谷类、豆类、蔗渣和蔬菜等植物,但其功能性指标低, 生理活性弱。
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本质是多糖。谢明勇等研究了车前子可溶性膳 食纤维通对燥结模型小鼠排便和肠蠕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 维可以增加小鼠排便次数、粪便数量和质量,增强小肠对其内容物的推动作用。 研究表明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有效改善该模型小鼠的便秘症状,增强小 肠的蠕动能力,起到优于麻仁丸的润肠和通便的双重作用。
目前现有公开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269124A的《一种车前子多 糖口服制剂、制备方法及用途》专利文献采用微波萃取,加水量为车前子重量 的10-15倍,然后浓缩,再加入2倍重量的无水乙醇进行醇沉,这种方法直接 用大量的无水乙醇进行沉淀,使乙醇质量浓度高达66.7%,车前子可溶性膳食 纤维在醇沉过程中会包裹大量的水溶性杂质,制备得到的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 维颜色较深,纯度不高,水复溶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和用途,采用 热水浸提,加入盐或酸再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维。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
(1)车前子过筛、除杂、热水浸提,热水浸提的浸提温度为60℃-100℃, 料液比为1∶5-1∶30,浸提次数为1-4次,浸提时间为1-4小时;
(2)将浸提液合并,浓缩至比重为1.02-1.10,加入可溶性盐并使可溶性 盐浓度为0.3%-7%,加入乙醇沉淀,使乙醇质量浓度达到30%-55%,沉淀离心 分离、沉淀用85%乙醇洗涤;
(3)将步骤(2)中的沉淀经干燥、粉碎制备成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维粉 或经水复溶后制备成车前子膳食纤维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浸提温度优选80℃-100℃,料液比为1∶10-1∶20,浸提次 数为2-3次,浸提时间为1-3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盐浓度优选为1%-3.5%,醇沉时乙醇质量浓度优选为 30%-45%。
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盐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铵等;可溶性酸 为酒石酸、柠檬酸。
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盐最优选氯化钠。
本发明所获产品用于制备具有润肠通便和降血脂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或 药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先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盐或酸,再加乙醇进行 沉淀,降低了醇沉时乙醇浓度,避免了醇沉时非多糖类物质也被高浓度乙醇沉 淀,可以除去绝大部分水溶性杂质,使获得的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维颜色较浅、 纯度较高、水复溶性较好;与醇沉时调含醇质量浓度至66.7%相比,最优时可 节约55%的醇沉用乙醇;醇沉时所添加的盐或酸均为食品添加剂,且经醇沉洗 涤后几乎无残留;2、制备的车前子可溶性膳食纤维可用于制备具有润肠通便 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或药物;3、该工艺操作简单,节水节能环保,适于工 业化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街道清扫车
 - 下一篇:透水路沿压条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