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南粗榧种子种苗快速高效繁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4207.8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杜道林;祁珊珊;林英;宋经元;杨冬华;王有生;魏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10;A01C1/08;A01C1/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南 种子 种苗 快速 高效 繁育 方法 | ||
1.海南粗榧种子种苗快速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种子收集:收集发育接近成熟或成熟的海南粗榧种子;
(2)种子的洗净与灭菌:将海南粗榧种子冲水1-3h.,并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滤纸吸干后放入0.5-2.0%次氯酸钠溶液中真空抽滤灭菌3-8min,然后无菌水反复冲洗3-6次;
(3)种子低温解除休眠:将灭菌好的海南粗榧种子置于1-6℃的低温保藏1-3周,解除种子的休眠;
(4)种子无菌萌发:解除休眠的种子再放入0.5-2.0%次氯酸钠溶液中真空抽滤灭菌3-8min,然后无菌水反复冲洗2-5次;然后将种子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暗培养2d后再置于光照周期16h·d-1、光照强度2000-3000Lux的冷光灯下、环境温度25±2℃中继续培养15-25d;其中所述的培养基的组成如下:0.5-1Murashige and Skoog Stock培养基+0.01-0.1mg·L-16-苄基嘌呤+0-100mg·L-1肌醇+0.2-0.6%琼脂+1-5%蔗糖+1-5%椰子乳,调pH值5.0-6.0;
(5)驯化移栽:将生根良好的幼苗移至驯化室、光照强度10000-30000Lux、驯化1-2周,将苗从试管取出,用温水冲洗苗根部培养基,再用冷水冲洗,移栽盆装人工基质中,每盆苗套上透明塑料袋,隔3天将袋子剪一小口,9-12d去盆苗透明塑料袋移至温室培养;1-2周后分别移入花盆或装袋制成袋苗,基质主要成分为从野外海南粗榧群落所取土壤和腐殖质,再培养1-2周,即转入室外大棚培养生长;其中所述的盆装人工基质组成如下:以体积比计为椰糠∶河沙=1-3∶1或蛭石∶珍珠岩∶泥炭=1-3∶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42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
- 下一篇:纺织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