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3530.3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9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焦庆才;刘均忠;熊吉滨;赵根海;刘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41/00 | 分类号: | C12P41/00;C12P13/06;C07C229/22;C07C227/20;C07C22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锡瑜 |
地址: | 21009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氨酸 转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以DL-2-氨基-3-烷氧基丙酸为起始原料,用醋酐乙酰化得N-乙酰-DL-2-氨基-3-烷氧基丙酸;
(2)将含有氨基酰化酶的游离细胞或固定化细胞或该酶提取液与pH6~10的N-乙酰-DL-2-氨基-3-烷氧基丙酸水溶液混合,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在30℃~60℃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
(3)通过等电点结晶法或等电点结晶与离子交换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对反应生成物进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N-乙酰-D-2-氨基-3-烷氧基丙酸和L-2-氨基-3-烷氧基丙酸;
(4)转化产物分别经盐酸或氢溴酸水解得到D-丝氨酸和L-丝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用的DL-2-氨基-3-烷氧基丙酸为DL-2-氨基-3-甲氧基丙酸或DL-2-氨基-3-乙氧基丙酸或DL-2-氨基-3-丙氧基丙酸或DL-2-氨基-3-丁氧基丙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用的氨基酰化酶来源于动物内脏或具有氨基酰化酶活性的微生物菌株或基因工程菌株;氨基酰化酶的形态为粗酶提取液或游离菌体或固定化细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用的N-乙酰-DL-2-氨基-3-烷氧基丙酸水溶液浓度为20g/L~500g/L,最适浓度为100g/L~350g/L,溶液pH为6~10,调溶液pH所用的无机碱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其浓度为0.05g/L~50g/L;所述的金属离子为钴离子或钙离子或镁离子或锰离子,其浓度为1×10-2mol/L~1×10-6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用的盐酸质量浓度为20%~37%,氢溴酸质量浓度为20%~47%,回流反应直至反应物脱去烷氧基和乙酰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35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