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估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74377.8 | 申请日: | 200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2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W·B·哈马马;J·C·米勒;I·安妮洛维奇;J·W·谢基宁;S·J·谢泼德;R·S·维克曼;R·德保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7/14 | 分类号: | F01P7/14;F02D29/02;F01P11/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晓斌;谭祐祥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剂 温度 估计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9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 61/095,987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作为参考全文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估计系统。
背景技术
在此提供的背景说明是为了总体上介绍本发明背景的目 的。当前所署名发明人的工作(在背景技术部分描述的程度上)和本 描述中否则不足以作为申请时的现有技术的各方面,既不明显地也非 隐含地被承认为与本发明相抵触的现有技术。
冷却剂温度通常由传感器确定,传感器与车辆冷却剂流 体连通。当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传感器有故障时,默认冷却剂温度可以 取代测量温度使用。例如,车辆可以使用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估计。由 于冷却剂温度可能是车辆性能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期望一种准确的冷 却剂温度估计。
发明内容
一种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估计系统包括冷却剂温度估计模 块和冷却剂监测模块。所述冷却剂温度估计模块基于空气质量流量、 车速和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来估计发动机冷却剂温度。所述冷却剂 监测模块基于所估计的发动机冷却剂温度选择性地操作发动机。
一种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估计方法包括:基于空气质量流 量、车速和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来估计发动机冷却剂温度。所述方 法包括基于所估计的发动机冷却剂温度选择性地操作发动机。
进一步的应用领域从下文提供的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应 当理解的是,详细说明和具体示例仅为说明的目的且并没有意图限制 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所述的附图仅用于图示说明的目的,且不打算以任 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估计系统的 车辆的功能框图;
图2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估计系统的 使用多个功率源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功能框图;
图3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估计系统的 发动机控制模块的功能框图;
图4是图示在发动机运行时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剂 温度估计方法的步骤的第一流程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估计方法的 步骤的第二流程图;和
图6是图示在发动机关闭时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剂 温度估计方法的步骤的第三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质上仅为示范性的且绝不意图限制本发明、 它的应用、或使用。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 识类似的元件。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指的是专用集成电路 (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更多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 享的、专用的、或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述功能 的其他合适的部件。
现在参考图1和2,车辆100包括发动机102和发动机控 制模块104,发动机控制模块104控制发动机102的各种部件和功能。 发动机控制模块104可以执行多个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控制和 诊断。例如,发动机控制模块104从各个传感器接收信号并基于所述 信号调节各种发动机部件的操作。发动机控制模块104也通过驾驶员 界面106发送信息给驾驶员。例如,驾驶员界面106可以将关于车辆 100的基本操作的信息报告给驾驶员。在车辆部件未恰当地操作时,驾 驶员界面106可以显示指示灯。
车辆100包括空气入口108。空气流经空气入口108且与 气缸110内的燃料燃烧以推进车辆100。在燃烧期间产生的热能的一部 分被发动机部件吸收。发动机102包括冷却剂系统112来去除过多的 热。例如,冷却剂系统112包括冷却剂液体。冷却剂温度由恒温器113 调节以去除过多的热并防止损坏发动机部件。
发动机控制模块104从冷却剂温度传感器114接收温度 读数。此外,发动机控制模块104在冷却剂温度传感器114中发生故 障的情况下对各种发动机状态和环境温度估计冷却剂温度。例如,发 动机控制模块104基于从各种其它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温度传 感器116、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118和车速传感器120)接收的测量值 来估计发动机冷却剂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4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