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粘着力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2903.7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4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卓家轩;颜荣俊;曾瑞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粘着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着力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提供稳定的测量作用力并且用以测量圆柱形对象表面或平面对象表面的粘着力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以测量物体表面粘着力的方式,可将一粘度计的探针接触在该对象表面,然后施力使该粘度计的探针与该对象表面分离,藉此测量出该对象表面的粘着力。
此种运用粘度计来测物体表面粘度的方式对薄膜状对象(如胶带)而言,因其可以放置在一平台上,且探针压靠在该薄膜表面时不使该薄膜产生明显凹陷,所以测量结果具有参考价值;然而粘度计压在待测量物表面的力量会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在操作上必须非常谨慎小心,否则测量数据会产生极大误差。
对于表面具有粘着力的的圆柱形对象,例如用以清洁面板或玻璃的滚筒,因其表面为柔软的材质所构成且具有显著的曲度,因此一般的粘度计难以稳定的摆置在该对象表面,而且探针施压于对象表面所造成的凹陷情形明显,加上以人工手动方式操作粘度计的方式无法有效控制及保持每次探针的压制力量,因此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也是误差极大。
台湾专利第M31883号新型专利揭露了一种粘度测试装置,其是在一壳体内设有一轨道,一测试部具有推拉力装置及感测单元,且组设在该轨道上;一测试平台位在测试部下方具有固定夹及调整部;一对位引导器可发出可见光线使测试平台能够精确放置;以及一控制器连接于壳体控制测试部移动方向与力量与控制对位引导器。如此一材料粘度测试片置放测试平台上利用固定夹固定且透过位置调整部移动定位,而感测单元的感测头则可以施以下压的压力峰值及测试粘度拉力峰值。
该专利前案虽然具有测量粘度的效果,但是整体结构复杂,而且没有提及如何对一圆柱形对象的表面进行粘度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力测量装置,其具有能够提供固定大小的压制力量于待测量物表面,以获得稳定的测量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粘着力测量装置,其具有能够适于不同型式的待测量物,例如圆柱型或平面型的待测量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表面粘着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机体;
一驱动机构,是组设在该机体上;
一承载座,是组设在该机体上且连结该驱动机构;
一浮动座,是活动地组设在该承载座上;
一气浮组件,是连结该浮动座且配置在该承载座内;以及
一测量器,是组设在该浮动座上且穿过该承载座,并随该浮动座而位移。如此该测量器能够以稳定且固定的压制力作用于一待测量物表面,以获得稳定且具参考价值的测量数值。
其中,该机体是一底座上配置若干个导柱,且各导柱穿过该承载座。
其中,驱动机构是一马达结合一螺杆,该螺杆穿过该承载座,且该螺杆驱动该承载座位移。
其中,该承载座是一滑块结合一承载块,该滑块组设在该机体上,该测量器穿过该承载块,且该浮动座靠置在该承载块。
其中,该气浮组件组设在该承载块内且结合该浮动座。
其更包括一工件载具,该工件载具组设在该机体上且位于该测量器的位移路径上。
其中,该工件载具具有一置物槽道。
其中,该置物槽道具有渐缩状的槽道断面。
其更包括一平台组设在该工件载具上,且该平台相对位于该测量器的位移路径上。
其更包括一行程侦测组件,其配置在该承载座及该浮动座之间。
其中,该行程侦测组件包括一受侦测器及一传感器,该受侦测器及该传感器分别组设在该浮动座与该承载座上,且两者能够相对运动。
其中,该测量器为一拉力计。
其中,该测量器具有一探头,该探头是一探针穿过一定位块。
其中,该探头的定位块具有一凹入构造的定位槽,且该探针穿过该定位槽。
其中,该探头的定位块为一平面构造的块体,且该探针穿过该块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提供稳定的测量作用力,并且可用以测量圆柱形对象表面或平面对象表面的粘着力。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承载座向下位移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浮动座与承载座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浮动座与承载座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承载座向上位移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探头结构示意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