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打击乐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9480.3 | 申请日: | 2009-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竹久英昭;渡边晴夫;宫下慎也;佐藤大造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0H3/12 | 分类号: | G10H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陈立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打击乐器 | ||
1.一种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演奏操作部,其由多个分区操作面构成;
存储单元,其存储多种演奏音;
演奏音分配单元,其对于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分配存储在 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演奏音的某一种;
分组设定单元,其设定将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中的至少2 个分区操作面组合而成的分组操作面;
演奏操作检测单元,其检测对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各自所 进行的演奏操作;以及
演奏音产生单元,其基于该演奏操作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 对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中的分区操作面的演奏操作来产生分配 给该分区操作面的演奏音,
其中,上述演奏音分配单元对于属于所设定的同一分组操 作面的2个以上的分区操作面分配相同种类的演奏音,对于未进 行分组的各个分区操作面分配不同种类的演奏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关于上述分区操作面的组合的信 息,
通过选择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上述分区操作面的组合 来利用上述分组设定单元进行上述分组操作面的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对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赋予的序 号,
上述演奏音分配单元将分配给所设定的分组操作面内序号 最小的分区操作面的演奏音作为与该分组操作面相对应的代表 音来进行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演奏音产生单元对于在属于所设定的分组操作面的2 个以上的分区操作面进行的一次演奏操作,只产生一个分配给 该分组操作面的演奏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
从演奏者侧观察时,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分别沿前后方向 和左右方向被设置多个,被排列为格子形状。
6.一种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演奏操作部,其由多个分区操作面构成;
存储单元,其存储多种演奏音;
演奏音分配单元,其对于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分配存储在 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演奏音的某一种;
分组设定单元,其设定将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中的至少2 个分区操作面组合而成的分组操作面;
演奏操作检测单元,其检测对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各自所 进行的演奏操作;以及
演奏音产生单元,其基于该演奏操作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 对上述多个分区操作面中的分区操作面的演奏操作,来产生分 配给该分区操作面的演奏音,
其中,上述演奏音分配单元对于属于所设定的同一分组操 作面的2个以上的分区操作面,分配相同种类的演奏音,对于未 进行分组的各个分区操作面,分配不同种类的演奏音,
上述演奏操作部包括由平面状的分区操作面构成的平面操 作部、和由立体隆起的分区操作面构成的立体操作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区操作面中没有组合的各单一分区操作面和组合设 定的上述分组操作面分别形成操作区域,
从演奏者侧观察时,上述平面操作部中沿横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上述平面状的分区操作面,
从演奏者侧观察时,上述立体操作部包括在上述平面操作 部的远侧配置的第1立体操作部、和在上述平面操作部的近侧配 置的第2立体操作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
属于上述平面操作部的分区操作面和属于上述第1立体操 作部、上述第2立体操作部的分区操作面均具有矩形的外周形 状,
上述平面操作部和上述第1立体操作部、上述第2立体操作 部的边缘相互相向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
从演奏者侧观察时,上述第1立体操作部和上述第2立体操 作部被分割为沿横方向排列的多个分区操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4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