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亮度均匀性提高的背光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7442.4 | 申请日: | 200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炳润;李相勋;宋珉永;金东宽;崔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8;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明星;王艳娇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亮度 均匀 提高 背光 组件 | ||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8月21日提交的第2008-8197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 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减少总装置 厚度并能提高亮度均匀性的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利用液晶胞的光学特性来显示图像的 显示设备。因为LCD是非发射装置,所以它通过从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后表 面后面的背光组件接收光来显示图像。
背光组件根据光源位置分为直下式背光组件和边光式背光组件。直下式 背光组件通过使用位于液晶显示面板后面的光源而直接照射液晶显示面板的 整个表面。直下式背光组件通常包括多个光源,以确保与边光式背光组件的光 亮相比更高的亮度。
直下式背光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光的灯,以及设置在灯的前面来漫 射从灯发射的光的漫射板。直下式背光组件的一个缺点是它的光具有不均匀 的亮度分布。换句话说,背光组件的接近灯(例如,与灯叠置)的区域比背 光组件的不接近灯(例如,相邻的两个灯之间)的区域更亮。这种不均匀的 亮度分布降低了来自直下式背光组件光的亮度均匀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减少整体厚度并能提高其亮 度均匀性的背光组件。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背光组件包括多个灯和漫射板。灯被布置 成发光。漫射板被布置成接收和漫射灯发射的光,并且漫射板具有第一区域 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灯叠置,第二区域与灯之间的空间叠置。漫射板包 括第一漫射图案和第二漫射图案。
第一漫射图案在第一区域中以第一密度形成且在第二区域中以第二密度 形成。第二密度低于第一密度。第二漫射图案在第一区域中以第三密度形成 且在第二区域中以低于第三密度的第四密度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密度 与第二密度的比不同于第三密度与第四密度的比。
引起对比反转的漫射图案和不引起对比反转的漫射图案沿着灯的纵向方 向以交替的方式布置在漫射板的面向灯的表面上。
因此,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能被减少,从而提高了背光 组件发射的光的亮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下面结合附图考虑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优点将变 得易于清楚,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背光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背光组件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亮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根据相位随机值和周期随机值之比的印刷图案的密度的示 图;
图5A是示出引起对比反转的第二漫射图案的模拟的示图;
图5B是示出没有引起对比反转的第一漫射图案的模拟的示图;
图5C是示出当使用第一漫射图案和第二漫射图案时的模拟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背光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 第一印刷图案和第二印刷图案密度的漫射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参照图1和2,背光组件100包括多个灯110、漫射板120、光学片130 和反射板140。
灯110以预定的间隔相互分隔开,且彼此平行地布置。每个灯110可包 括冷阴极管荧光灯。漫射板120设置在灯110上方,以漫射来自灯110并穿 过漫射板120底表面的光并输出该光。
漫射板120分为接收较多量的光的第一区域A1和接收较少的光第二区 域A2。具体地讲,在漫射板120中,灯110所处的第一区域A1接收大量的 光,相邻的两个灯110之间的第二区域A2接收较少的光。
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之间亮度差异根据第二距离d2与第一距离 d1之比改变。如图1中所示,第一距离d1代表漫射板120的底表面和灯110 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d2代表相邻的两个灯1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换句话说,如果第二距离d2与第一距离d1的比增加,则第一区域A1和第 二区域A2之间的亮度差异增加。因此,背光组件100的亮度均匀性变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