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火气体喷射器及灾害警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5558.4 | 申请日: | 2007-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英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田英夫 |
| 主分类号: | A62C13/62 | 分类号: | A62C13/62;A62C13/76;G08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气体 喷射器 灾害 警报 系统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780001614.X,申请日为2007年04月18日, 申请人为“吉田英夫”,发明名称为“灭火气体喷射器”的中国专利申 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气体喷射器及灾害警报系统,其适合应用于 例如家庭或事务所或车载用的简易灭火器,可使已装填的小型气瓶容 易破封,利用阀暂时阻止喷出的灭火气体的流出,防止灭火气体的浪 费,实现灭火气体的有效利用及灭火的效果,同时在灭火时朝向火源 切实且可靠地喷射灭火气体,实现切实有效的灭火及可靠的初期灭火, 并且在火灾或地震发生时告知灭火器的所在处,促使灭火器的迅速使 用及初期灭火。
背景技术
例如,通常设置于家庭或事务所中的普通灭火器为大型且重量较 大,在灭火操作时需腕力,通常有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因此,以前也提出有小型且重量较小的各种简易灭火器用以解决 上述问题,若对其构造加以大致区分,则根据气瓶的密封板的破封方 式可分为:转动筒体或盖的灭火器;下压操作块的灭火器;敲击筒体 的顶部或底部的灭火器。
其中,作为转动筒体或盖的灭火器,具备:管体,收容气瓶;上 方盖体,螺固于该管体的上端部;瓶嵌合体,可螺入气瓶的喷出口螺 纹;以及喷嘴体,安装有撞针;而将瓶嵌合体的中央筒部插入管体上 端部的开口部,将喷嘴体插入上述中央筒部的内侧,将该喷嘴体的上 部插入上方盖体的开口部,在灭火时使上方盖体或管体绕轴转动,且 使撞针向气瓶侧移动而破封密封板,而将冷却气体从喷嘴体的喷口喷 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作为下压操作块的灭火器,其在可收容气瓶的外壳上部设 置有操作面与安全区块的跨接部,将具有撞针的轴本体可上下滑动地 安装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利用止动器卡住该轴本体的止动槽,在灭火 时利用跨接部使安全区块后退,进一步按压操作面而使止动器向内部 移动,解除止动槽与开口孔边缘的卡合,并利用弹簧的弹性下压轴本 体,使撞针向气瓶侧移动而破封密封板,将喷出气体导向轴本体的内 部,并将该喷出气体从喷射孔喷射出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作为敲击筒体顶部或底部的灭火器,其将气瓶收容于覆盖 有盖的管体内部,在该管体的下端安装有盘状喷嘴,并且在管体上端 部安装有推进器导向体,安装有撞针的推进器可滑动地安装于该导向 体上,常态下将安全板插入推进器以阻止其移动,另一方面将瓶接收 装置安装于推进器导向体的内部,将气瓶的喷出口螺纹螺固于该接收 装置上,在灭火时拔出安装于推进器上的安全板,用手敲击推进器的 外部且向该推进器的内侧挤压,使撞针向气瓶侧移动而破封密封板, 将喷出气体从管体内部导向轴本体内部,且使其从喷射孔喷射出去(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3)。
然而,上述简易灭火器中,转动筒体或盖的灭火器存在如下问题: 撞针相对于转动量的位移较小,为使密封板充分破封,必须增加筒体 或盖的转动量,这样一来破封时耗费时间,无法迅速地灭火。
此外,下压操作块的灭火器存在如下问题:需进行使安全块后退 的操作及按压操作面的操作,灭火时的操作变得复杂。
此外,敲击筒体的顶部或底部的灭火器,灭火时的操作比较简单, 可迅速地灭火,但由于安全板露出于外部,故而若恶作剧或误拔出该 板,则有密封板被破封的可能。
而且,上述灭火器存在如下问题:虽然均将喷口朝向火源后进行 破封,但因灭火时操作集中于破封,故而难以可靠地将喷口朝向火源, 其结果为最初的喷出气体被浪费,或无法有效地用于灭火,错失初期 灭火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利用残留气体进行实质上的灭火,故而 无法获得与气体的填充量相应的灭火作用,无法有效利用气体。
在发生火灾时实际使用灭火器的情况下,慌慌张张、惊慌失措, 不知道或忘记灭火器的所在处,有错失初期灭火时期的可能。
在夜间或停电时灭火的情况下,此种问题尤其明显。
作为解决该种问题的灭火器,有在灭火器上设置有电源部、开关 及警报发送部,在上述开关打开(ON)时发出警报的灭火器(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4)。
然而,上述灭火器存在如下问题:在安全栓上设置有开关,拔出 安全栓使开关打开(ON),以知晓灭火器的所在处为前提,故而对获知 灭火器的所在处并无帮助,此外,当不知道灭火器的所在处时无法使 用灭火器,而且发送警报时需要人手,故而耗费时间无法实现迅速使 用等。
专利文献1:特开平9-103512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田英夫,未经吉田英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