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火气体喷射器及灾害警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5558.4 | 申请日: | 2007-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英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田英夫 |
| 主分类号: | A62C13/62 | 分类号: | A62C13/62;A62C13/76;G08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气体 喷射器 灾害 警报 系统 | ||
1.一种灭火气体喷射器,其具备:气瓶(11),内部加压填充有 灭火气体,且在其开口部附设有密封板(13);外壳(1),配置在该气 瓶(11)的外侧;下侧外壳(12),配置于上述外壳(1)的下部,能 够与上述气瓶(11)的底部卡合;破封构件(45),具有可破封上述密 封板(13)的尖端部(45a);中空筒状的外部壳体(19),保持于上述 外壳(1)内的确定位置;破封夹具(21),配置于上述外部壳体(19) 内的上部;瓶夹具(15),可滑动地配置于上述外部壳体(19)内的中 间部,可装卸地设置有上述气瓶(11)的喷出口部,且在其内部形成 可移动地收容上述破封构件(45)的导向孔(17);连通路(31、33), 能够连通上述导向孔(17)与向外部开口的导孔(32);经由该连通路 (31、33),能够将破封后的灭火气体从导孔(32)喷出的灭火气体喷 射器,其特征在于,将下侧外壳(10)可滑动地安装于上述外壳(1) 的下部,通常状态下外壳(1)的下端部与下侧外壳(10)的外周部之 间可装卸地安装有安全环(55),卸下该安全环(55),并且按下上述 外壳(1)或者推升下侧外壳(10),能够破封上述密封板(13);在上 述外壳(1)的表面设置灯具(48),在外壳(1)的内部配置对该灯具 (48)供电的电池(50),在上述瓶夹具(15)的移动区域配置与上述 电池(50)导通的一对连接端子(51)、(52),通过挤压下侧外壳(10) 并且使瓶夹具(15)向上动作而关闭灯具(48)的电源电路,从而能 够点亮上述灯具(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能够在 上述破封后使上述灯具(48)继续点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外壳(1)的侧面上部,形成有上述灯具(48)和连通于上述导孔(32) 的喷射孔(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连通路(31、33)上,设置有能够开闭该连通路(31、33)的控制阀 (38),能够在常态下截断该连通路(31、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外壳(1)的中高部周面形成凹部(1a),通过该凹部(1a)能够单手 握持。
6.一种灾害警报系统,其具备:气瓶(11),内部加压填充有灭 火气体,且在其开口部附设有密封板(13);外壳(1),配置在该气瓶 (11)的外侧;下侧外壳(12),配置于上述外壳(1)的下部,能够 与上述气瓶(11)的底部卡合;破封构件(45),具有可破封上述密封 板(13)的尖端部(45a);中空筒状的外部壳体(19),保持于上述外 壳(1)内的确定位置;破封夹具(21),配置于上述外部壳体(19) 内的上部;瓶夹具(15),可滑动地配置于上述外部壳体(19)内的中 间部,可装卸地设置有上述气瓶(11)的喷出口部,且在其内部形成 可移动地收容上述破封构件(45)的导向孔(17);连通路(31、33), 能够连通上述导向孔(17)与向外部开口的导孔(32),经由该连通路 (31、33),能够将破封后的灭火气体从导孔(32)喷出;灭火气体喷 射器,具有告知器(53),该告知器(53)能够接收根据火灾检测信号 来输出灾害警报的灾害警报器(54)的灾害警报,并输出声音指示或 光的告知信号;灾害警报系统的特征在于,将下侧外壳(10)可滑动 地安装于上述外壳(1)的下部,通常状态下外壳(1)的下端部与下 侧外壳(10)的外周部之间可装卸地安装有安全环(55),卸下该安全 环(55),并且按下上述外壳(1)或者推升下侧外壳(10),能够破封 上述密封板(13);同时,在灾害警报机(54)的发送电波的接受区域 内设置多个灭火气体喷射器(F1、F2),并设置为能够将上述灾害警报 机(54)的警报信号输出至各个灭火气体喷射器(F1、F2)的告知器 (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田英夫,未经吉田英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5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