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回收乌洛托品和甘氨酸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0910163041.1 | 申请日: | 200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飞;李丽;王庆杰;王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飞 | 
| 主分类号: | C07C229/08 | 分类号: | C07C229/08;C07C227/40;C07D487/18;B01D15/08;C02F1/28;B01J20/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吸附 树脂 回收 乌洛托品 甘氨酸 方法 | ||
1.本发明使用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回收甘氨酸甲醇母液及脱醇废水里面的乌洛托品和甘氨酸。
2.大孔吸附树脂在脱附及再生的时候配合使用超声波发生器,便于大孔吸附树脂的脱附及再生。
3.脱附液里回收的乌洛托品和甘氨酸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脱附液加入甲醇进行醇析,甲醇加入的体积是脱附液体积的2-6倍;醇析过滤回收甘氨酸;回收过甘氨酸的滤液经过减压蒸馏,回收甲醇;剩下的液体为乌洛托品的水溶液,乌洛托品水溶液返回甘氨酸的生产体系中做为催化剂循环使用。
4.脱附液里面回收的乌洛托品和甘氨酸也可以不经过分离,直接返回到甘氨酸的生产体系中用于生产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飞,未经刘长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0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