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爆震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8557.7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慎悟;多比良大辅;青井克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L23/22 | 分类号: | G01L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 ||
1.一种爆震传感器,其具有:
压电元件;
支承构件,其具有支承主体部,该支承主体部包含直接或 间接地支承上述压电元件的支承面;
树脂覆盖体,在与上述支承面正交的正交方向中,将上述 支承面朝向的一侧作为顶端侧、将与其相反的一侧作为基端侧 ,在沿着上述支承面的沿面方向中,将朝向上述压电元件以及 上述支承主体部的外侧的一侧作为沿面方向外侧、将朝向上述 压电元件以及上述支承主体部的内侧的一侧作为沿面方向内侧 时,上述树脂覆盖体覆盖上述压电元件以及上述支承构件的至 少一部分,且上述树脂覆盖体具有覆盖上述压电元件的外周以 及上述支承主体部的外周的外侧部;
其中,
上述支承构件的上述支承主体部在本身的上述基端侧具有 第1卡合部;
上述树脂覆盖体具有包含与上述第1卡合部相互卡合的第2 卡合部的绕入部,该绕入部与上述外侧部相连且向上述沿面方 向内侧延伸而绕入到上述支承主体部的上述基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中,
将上述绕入部沿上述支承主体部的外周设置成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中,
将从上述沿面方向看的上述绕入部中的从上述外侧部的内 周到上述绕入部的内侧端的最短的绕入长度设为上述外侧部厚 度的0.3倍~6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中,
上述第1卡合部是向上述顶端侧凹入且向上述基端侧敞口 的槽状,是沿上述支承主体部的外周形成环状而成的第1卡合环 状槽部;
上述第2卡合部是向上述顶端侧突出的环形突条状,是插入 到上述第1卡合环状槽部内而成的第2卡合环状突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中,
上述第1卡合部是向上述顶端侧凹入且向上述基端侧敞口 的槽状,是沿上述支承主体部的外周形成环状而成的第1卡合环 状槽部;
上述第2卡合部是向上述顶端侧突出的环形突条状,是插入 到上述第1卡合环状槽部内而成的第2卡合环状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爆震传感器,其中,
上述支承主体部具有并不被上述树脂覆盖体所覆盖,而是 暴露在外的基端面,该基端面位于支承主体部本身的基端且朝 向上述基端侧。
7.一种爆震传感器,其具有:
压电元件,其呈环状;
支承构件,其具有包含直接或间接地支承上述压电元件的 支承面的支承主体部以及从该支承主体部延伸且贯穿到上述压 电元件内的贯穿部;
树脂覆盖体,其覆盖上述压电元件以及上述支承构件的至 少一部分,在与上述支承面正交的正交方向中,将上述支承面 朝向的一侧作为顶端侧、将与其相反的一侧作为基端侧,在沿 着上述支承面的沿面方向中,将朝向上述压电元件以及上述支 承主体部的外侧的一侧作为沿面方向外侧、将朝向上述压电元 件以及上述支承主体部的内侧的一侧作为沿面方向内侧时,上 述树脂覆盖体具有覆盖上述压电元件的外周以及上述支承主体 部的外周的外侧部以及与该外侧部的上述顶端侧相连且覆盖上 述贯穿部的外周顶端侧的顶端侧部;
其中,
上述支承构件以及上述树脂覆盖体具有以下两种组合:
设置在上述支承主体部的上述基端侧的第1卡合部与包含 与上述第1卡合部相互卡合的第2卡合部的基端侧绕入部的组合 ,该基端侧绕入部是与上述外侧部相连且向上述沿面方向内侧 延伸而绕入到上述支承主体部的上述基端侧的基端侧绕入部;
以及设置在上述贯穿部的上述顶端侧的第3卡合部与包含 与上述第3卡合部相互卡合的第4卡合部的顶端侧绕入部的组合 ,该顶端侧绕入部是上述顶端侧部所包含的向上述沿面方向内 侧延伸而绕入到上述贯穿部的上述顶端侧的顶端侧绕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85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养颜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注射用生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