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58014.5 | 申请日: | 200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龙;夏国富;徐莉;于敬川;李明丰;张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G45/04 | 分类号: | C10G45/04;C10G45/06;C10G45/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方法 | ||
1.一种脱硫方法,包括在至少I和II两个反应区中将原料油与吸附剂接触反应,所述吸附剂含有载体和负载于该载体上的促进剂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并以吸附剂为基准,促进剂金属组分的含量为5-60重量%,其中,所述反应区I用吸附剂中的促进剂金属组分至少部分为硫化物;所述反应区II用吸附剂中的促进剂金属组分至少部分为还原态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吸附剂为基准,所述促进剂金属的含量12-4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I用吸附剂的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铍、氧化硅-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天然沸石、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I用吸附剂的载体选自γ-、δ-、η-、θ-、κ-、ρ-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I用吸附剂的载体为γ-氧化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II用吸附剂的载体含有氧化锌和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铍、氧化硅-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钍、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天然沸石、粘土、膨胀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几种耐热无机氧化物,以载体为基准,所述氧化锌的含量为10-90重%,优选40-80重%,耐热无机氧化物的含量为10-40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无机氧化物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铝、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载体为基准,所述氧化锌的含量为40-80重%,耐热无机氧化物的含量为15-30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金属是选自镍、钴、铁、锰、铜、锌、钼、钨、银、锑和钒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金属是选自镍、钴、钼、钨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态金属为零价态金属。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I的接触反应条件为:压力为0.5-2.5Mpa,温度为250-350℃,氢气与原料的摩尔比为0.05-5∶1,重时空速为5-100hr-1;所述反应区II的接触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为0.7-4Mpa,反应温度为260-540℃,氢气与原料的摩尔比0.1-10∶1,重时空速为0.2-8hr-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I的接触反应条件为:压力1-2Mpa,温度280-320℃,氢气与原料的摩尔比0.1-2∶1,重时空速10-80hr-1;所述反应区II的接触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为1-3.5Mpa,反应温度为370-450℃,氢气与原料的摩尔比0.2-3∶1,重时空速为0.5-5h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80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读卡机
- 下一篇:车道偏离防止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