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个与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连锁新标记的开发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7263.2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郭三堆;侯思宇;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 |
主分类号: | C12P19/34 | 分类号: | C12P19/34;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个 陆地棉 细胞质 雄性不育 恢复 基因 连锁 标记 开发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育种领域,涉及两个与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连锁的新标记引物序列、特异序列和制备技术及应用。利用这些引物序列和特异序列进行棉花三系恢复基因的遗传鉴定、分子遗传连锁图构建和棉花恢复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发明公开了两个标记引物序列及扩增DNA片段序列。
背景技术 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生产杂交种具有省工、省时和成本低等优点,因此“三系”配套生产棉花杂交种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外已经选育出了哈克尼西棉、三裂棉、异常棉、亚洲棉和陆地棉等不育系,其中哈克尼西棉、三裂棉和陆地棉的不育系实现了三系配套。已有研究表明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对杂种后代的产量有不利影响,在生产应用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005年,本课题组首次研究培育出了第一个国家审定的比常规抗虫棉增产26.4%的三系杂交抗虫棉新品种,在生产上不但解决了棉铃虫的危害,而且促使棉花产量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国内外报道了哈克尼西棉、三裂棉、104-7A和晋A不育系恢复基因的遗传连锁的分子标记。Guo等(1998年)使用RAPD-PCR技术分析(0-613-2R×Simian3)的BC3回交群体中找到了一个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OPV-15300,并计算出与恢复基因的重组率为13.0±2.57%。Lan等(2001年)人同样也使用了RAPD-PCR技术,通过分析一对近等基因系HAF277(恢复系)和DELCOT277(CMS),发现了1个与Rf连锁的RAPD标记UBC6592,其与Rf遗传距离为2.3cM;这个标记克隆测序后被定位到RFLP高密度图谱上,连锁分析表明这个标记与Rf基因的遗传距离为6.0cM。Liu等(2003年)使用BSA和GRA结合的方法,对陆地棉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F1代自交后的F2代群体进行RAPD和SSR筛选,结果找到3个SSR标记和2个RAPD标记与Rf1紧密连锁,但与恢复基因Rf1没有共分离,并使用非整倍体将Rf1基因定位在第4条染色体的长臂上。Zhang(2001年)使用RAPD标 记和BSA分析CMS-D8恢复系,找到了与Rf2紧密连锁的标记UBC1113000和UBC188500,遗传连锁分析UBC188500与Rf2的平均遗传距离为2.9cM;并同另外两个标记UBC169700和UBC6591500共同转化为STS标记。Feng C D等(2005年)使用RAPD和BSA技术分析(B416R×Ark8518)×Ark8518群体(恢复系B416R携带有D2-2染色体组上恢复基因Rf1),发现3个RAPD标记UBC1471400,UBC607500和UBC679700与Rf1紧密连锁,其中UBC169700和UBC169800与Rf1的遗传距离为4.5cM,UBC6591500距离Rf1为2.7cM,并将其转化为STS标记。Yin等(2006年)在三个BC1同交群体(不育系亲本的遗传来源为104-7A)中筛选了2250对SSR引物,找到5个新的与Rf1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并将前人发表的3个STS标记整合构建了包含有13个与恢复基因相关标记的高精细分辨率遗传图谱,构建了恢复系的BAC文库,使用这些标记为探针从BAC文库中筛选到50个克隆,平均每个克隆的插入片段大小为120Kb,并将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将Rf1基因定位在两个BAC克隆重叠区域的100Kb之间。Wang等(2007年)人使用RAPD、AFLP、STS、CAPS和SSR标记技术分析了(D8×SG747)×SG747群体,发现了三个新的RAPD标记UBC352900、UBC683500、UBC722750和一个SSR标记CIR179250,并将UBC722750转化为CAPS标记,使用PPR基序设计的保守引物与AFLP组合测试回交群体得到一个PPR-AFLP标记与恢复基因Rf2连锁,结合9个与Rf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构建了与Rf2紧密连锁的遗传图谱;由于CIR179250与Rf2紧密连锁,同时又与Rf1紧密连锁,并推测Rf1和Rf2都定位与D亚染色体组的LGD08连锁群上(现命名为D5染色体)。李朋波等(2007年)人对晋A衍生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组配的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和定位分析,表明‘晋A’恢复基因在F2和BC1的分离比例分别符合3∶1和1∶1,证明恢复基因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用9个SSR标记和4个STS标记构建了长度为83.1cM的遗传图谱,将恢复基因Rf1定位于第19染色体上(LGD08)与最近的标记CM042和CIR179分别相距5.4cM和10.3cM。而本课题组自主选育的抗虫三系杂交棉亲本P30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胞质来源于104-7A)和Y18R恢复系(恢复基因来源于0-613-2R)的遗传背景 均不同于前四者,申请者首次构建了其恢复基因的遗传图谱,从棉花微卫星数据库搜索单一EST序列侧翼SSR引物,对棉花(P30A×Y18R)×P30B回交群体进行育性分析,Mapmaker软件计算与恢复基因连锁的遗传距离,获得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新标记MGHES28;基于BAC克隆HZ-170-M6右末端序列设计STS引物,长度为505bp,对棉花(P30A×Y18R)×P30B回交群体进行育性分析,Mapmaker软件计算与恢复基因连锁的遗传距离,获得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新标记STSHY27;并将两个新标记应用于恢复基因的分子鉴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7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层门门锁
- 下一篇:一种电梯厅门故障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