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冷方式生产噻吩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2636.7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33/10 | 分类号: | C07D333/10;C07D333/08;C07D333/28;B01D53/48;B01D53/52;B01D53/7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22252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式 生产 噻吩 及其 衍生物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丁二烯与硫磺合成噻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液体硫磺和水A一起加热到450~550℃,得到水A-硫磺气 体;将汽化后的丁二烯和水B一起加热到250~350℃,得到水B-丁二烯 气体;其中,原料硫磺/丁二烯的摩尔比为0.9~1.5,水/丁二烯的摩尔比 为0.5~3;
(2)将水A-硫磺气体和水B-丁二烯气体混合,在360~460℃、常 压下反应,停留时间为0.3~5秒,得到反应气体产物;其中反应器入口温 度为360~420℃,反应器出口温度为420~460℃;
(3)采取水喷淋直接冷却反应气体产物,分别收集冷凝液A和未冷 凝气体,将收集的喷淋冷凝液定期放出时,采用水蒸汽将料压出的方式; 再将未冷凝气体进一步冷却到20℃,分别收集冷凝后的液相B和气相; 将所述的冷凝液A和通过冷却未冷凝气体而得到的液相B合并,得到噻 吩粗品;
(4)采用沸点在250℃以上且不与水共溶的溶剂对步骤(3)得到的 气相进行吸收,得到吸收液和尾气;
对得到的尾气进行脱硫处理:先采用湿法脱硫装置将尾气中的硫化氢 和二硫化碳转化为硫磺,湿法脱硫中采用的吸收液为质量百分浓度为3~ 5%的碳酸钠水溶液,催化剂为PDS/络合铁;
再采用两级喷射吸收的方法,吸收剩余的硫化氢,喷射吸收采用的吸 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5~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5)合并步骤(3)得到的噻吩粗品和步骤(4)得到的吸收液,并对 合并的液体用水蒸汽进行汽提,汽提产物冷凝后分层得到下层油状液相噻 吩半成品;
(6)对步骤(5)得到的噻吩半成品进行精馏,得到噻吩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 对未冷凝气体的进一步冷却是利用丁二烯汽化时吸热而进行的冷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 的溶剂为反应生成的副产焦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 吸收为两级间歇吸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 精馏时采用的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90块。
6.一种丁二烯衍生物与硫磺合成噻吩衍生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方法制备所述噻吩衍生物,并以具有如下通式的 丁二烯衍生物替代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方法中所述丁二烯:
X1、X2、X3、X4为分别独立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卤素。
7.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生产方法的装置,包括:
(1)进料和加热装置,所述的进料和加热装置包括硫磺加热炉、水 加热炉和丁二烯加热炉,均为中频感应加热炉;
(2)反应装置,所述的反应装置为卧式空管反应器,该反应器设有 与其内部连通的水蒸汽接口或设置在反应器外围的蒸汽夹套;
(3)分离装置,所述的分离装置包括水喷淋冷却塔、沉降塔和冷冻 器;
(4)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为两级间歇式吸收塔;
(5)汽提装置,所述的汽提装置为间歇式汽提塔;
(6)精馏装置,所述的精馏装置为间歇式精馏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6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