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孔翻新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2140.X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神山隆夫;金田光司;藤井谦治;三浦胜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3F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新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对具有圆锥台形侧壁和圆柱形侧壁的人孔的侧壁加衬来翻新人孔,其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形状与所要翻新的人孔的侧壁内周面整体的形状对应的翻新料片材的工序;
在将所述翻新料片材插入人孔后,组装将翻新料片材支撑成所述人孔的侧壁内周面的形状的模框的工序;以及
用填料来填充由所述模框支撑的翻新料片材与所述人孔的侧壁内周面间的间隙,用翻新料片材对人孔的侧壁内周面加衬的工序,
准备直径分别与圆锥台形的不同直径的部分的直径对应的环板以作为模框,将直径较小的环板依次堆积在直径较大的环板上,从而将翻新料片材支撑成人孔的圆锥台形侧壁的内周面的形状。
2.一种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对在圆锥台形侧壁之下具有圆柱形侧壁的人孔的侧壁加衬来翻新人孔,其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形状与所要翻新的人孔的圆锥台形侧壁的内周面的形状对应的翻新料片材的工序;
在人孔的圆柱形侧壁内连结多个扇形部件,组装外径比所述圆柱形侧壁的内径小、内周面为连续的圆筒面的圆柱形翻新管的工序;
用填料来填充所述翻新管与所述圆柱形侧壁的内周面间的间隙,用翻新管对所述圆柱形侧壁内周面加衬的工序;
在将所述翻新料片材插入人孔并将翻新料片材的下端部粘贴在所述翻新管的上端部内周面上之后,组装将翻新料片材支撑成所述圆锥台形侧壁的内周面的形状的模框的工序;以及
用填料来填充由所述模框支撑的翻新料片材与所述圆锥台形侧壁的内周面间的间隙,用翻新料片材对所述圆锥台形侧壁的内周面加衬的工序,
准备直径分别与圆锥台形的不同直径的部分的直径对应的环板以作为模框,将直径较小的环板依次堆积在直径较大的环板上,从而将翻新料片材支撑成人孔的圆锥台形侧壁的内周面的形状。
3.一种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对具有圆锥台形侧壁和圆柱形侧壁的人孔的侧壁加衬来翻新人孔,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所要翻新的人孔的圆柱形侧壁内连结多个扇形部件,组装外径比所述圆柱形侧壁的内径小、内周面为连续的圆筒面的圆柱形翻新管的工序;
用填料来填充所述翻新管与所述圆柱形侧壁的内周面间的间隙,用翻新管对所述圆柱形侧壁的内周面加衬的工序;
形成形状与人孔的圆锥台形侧壁和所述圆柱形翻新管的内周面的形状对应的翻新料片材的工序;
在将所述翻新料片材插入人孔后,组装将翻新料片材支撑成所述圆锥台形侧壁和所述圆柱形翻新管的内周面的形状的模框的工序;以及
用填料来填充由所述模框支撑的翻新料片材与所述圆锥台形侧壁和翻新管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用翻新料片材对所述圆锥台形侧壁和翻新管的内周面加衬的工序,
准备直径分别与圆锥台形的不同直径的部分的直径对应的环板以作为模框,将直径较小的环板依次堆积在直径较大的环板上,从而将翻新料片材支撑成人孔的圆锥台形侧壁的内周面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直径不同的环板分别隔着间隔物进行堆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通过连结多个模框板而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堆积相同直径的环状短管,将翻新料片材支撑成人孔的圆柱形侧壁的内周面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短管通过连结多个模框块体而构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新料片材是具有防水性和/或防腐蚀性的片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料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形成的片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的填充在所述模框的组装途中和组装结束后的时间范围内分多次进行,第一次是在仅组装好所述模框的下端部的时刻填充短时间内固化的填料。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孔翻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翻新料片材完成加衬后,除去模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1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