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软管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9701.0 | 申请日: | 200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1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进藤信夫;藤本典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贺斯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1/12 | 分类号: | F16L11/12;F16L59/153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永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软管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生产隔热软管的方法,该隔热软管包括柔性内管和形成在柔性 内管外侧上的隔热层,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软的树脂形成圆柱形内层,该内层作为软管的内壁;
(B)绕着内层螺旋缠绕加强件,用来互相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包括内 层和加强件的柔性内管,加强件包括硬树脂并从内层的外围朝软管的外表面凸 出;
(C)绕着柔性内管的外侧缠绕弹性的隔热带,用来形成隔热层;以及
(D)在隔热层的外侧上形成外层,用来使隔热带不动或固定该隔热 带,
其中在步骤(C)中,将隔热带绕着柔性内管的外侧螺旋缠绕,
(C-1)将隔热带的横截面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软管的轴向,
(C-2)将隔热带相邻的侧边缘互相相对或面对,
(C-3)将隔热带沿厚度方向压缩,用来在隔热带与加强件接触的接触区域 处将加强件径向向内偏压,以及
(C-4)在隔热带不与加强件接触的非接触区域处,在内层的外表面与隔热 带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通过在隔热带上 施加张力而缠绕隔热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绕着柔性内管的 外侧螺旋缠绕在其厚度方向上已经被压缩的隔热带,然后释放或解开被压缩的 隔热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隔热带沿与加强 件的螺旋缠绕方向基本相同的方向被缠绕。
5.一种隔热软管,其包括柔性内管和形成在柔性内管外侧上的隔热层,
其中柔性内管包括圆柱形内层和加强件,
内层包括软树脂并且形成软管的内壁,以及
加强件包括硬树脂并绕着内层被螺旋缠绕且与该内层结合在一起,并从内 层的外围朝软管的外表面凸起,
由绕着柔性内管的外侧螺旋缠绕的弹性的隔热带形成隔热层,该隔热带为 泡沫树脂的条带,
软管进一步包括形成在隔热层外侧上并固定该弹性的隔热带的外层,
其中在基本平行于软管的轴向地布置隔热带的横截面,并且隔热带的相邻 侧边缘互相相对或面对的情况下螺旋缠绕弹性的隔热带,隔热带沿厚度方向被 压缩,用来在隔热带与加强件接触的接触区域处将加强件径向向内偏压,并且 在隔热带不与加强件接触的非接触区域处,在内层的外表面与隔热带的内表面 之间形成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软管,其中隔热带的螺旋缠绕方向与加强件 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贺斯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贺斯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7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