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发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9187.0 | 申请日: | 200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隆夫;广濑忠文;柴田良辅;田中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收纳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的壳体的内部具有空气滤清器 的发动机发电机。
背景技术
例如像在日本特开2000-21342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已经公知 有将空气滤清器设在覆盖冷却风扇的风扇罩上的风冷式通用发动机。
上述空气滤清器的空气滤清器壳体一体地形成在风扇罩上。过滤件 从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开口部收纳在壳体内。开口部由空气滤清器罩覆盖。
例如在将这种发动机用于例如发动机发电机中的情况下,为了确保 搬运性等,需要将发动机、发电机、冷却风扇、空气滤清器等一起收纳 在外装壳体的内部。
通常,为了实施外装壳体内的部件维护,要在外装壳体上设有维护 罩。
但是,对于日本特开2000-21342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空气滤清器, 如上所述,过滤件收纳在一体地形成在风扇罩上的空气滤清器壳体内, 且开口部由空气滤清器罩覆盖。因此,在更换空气滤清器的过滤件时, 首先,将设置在空气滤清器罩附近的维护罩从外装壳体上卸下来,打开 外装壳体的开口部。接着,将手从外装壳体的开口部伸入外装壳体内, 将空气滤清器罩从空气滤清器壳体上卸下来,打开空气滤清器罩的开口 部。然后,将过滤件从敞开的开口部取出并更换新的过滤件。
即,在将上述的风冷式通用发动机应用在发动机发电机等中的情况 下,需要空气滤清器罩和维护罩这两个罩。因此,空气滤清器的维护或 过滤件更换耗时耗力,并且妨碍实现发动机发电机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空气滤清器的维护和过 滤件更换、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发动机发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提供一种下述的发动机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发 电机由以下部件构成:发动机;由该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壳体,其收 纳所述发动机以及所述发电机;以及空气滤清器,其将外部气体取入所 述壳体内并进行过滤以将外部气体引导至所述发动机中,所述空气滤清 器具有:过滤件收纳部,其具有空间,该空间是使所述壳体的壁部的一 部分朝所述壳体的内部方向凹陷而形成的,并且该空间具有朝所述壳体 的外侧敞开的开口部;过滤件,其收纳在所述空间内;外部气体导入口, 其在所述过滤件收纳部中设置于所述过滤件的下方部位,用于将外部气 体导入所述过滤件收纳部内;以及空气滤清器罩,其盖住所述过滤件收 纳部的所述开口部。
因此,能够将以往所必须的两个罩形成为一个空气滤清器罩。由此, 仅通过将空气滤清器罩卸下就能够敞开过滤件收纳部的开口部。因此, 仅通过将空气滤清器罩卸下就能够容易地进行空气滤清器的维护。
进一步,仅通过将空气滤清器罩卸下就能够将过滤件从开口部取出 并更换新的过滤件,能够容易地更换空气滤清器的过滤件。除此之外, 通过将以往所必须的两个罩形成为一个空气滤清器罩,从而能够减少部 件数量,能够实现发动机发电机的轻量化。
优选所述过滤件收纳部与所述壳体的壁部一体地形成。
优选使所述壳体的壁部凹陷,所述过滤件收纳部的所述空间由上壁 部、下壁部、左壁部、右壁部以及底壁部形成为矩形。
优选所述过滤件收纳部具有外部气体导出口,该外部气体导出口用 于将由所述过滤件过滤后的外部气体引导至所述发动机。
优选所述过滤件配置在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和所述外部气体导出口 之间。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中,
图1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动机发电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发电机的与前后方向平行的纵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从图1所示的发动机发电机除去壳体之后的状态的立体 图,
图5是从壳体外部观察图4所示的进气/燃料供给机构的分解立体 图,
图6是从壳体内部观察图5所示的进气/燃料供给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进气/燃料供给机构的谐振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谐振器的俯视图,
图9是沿着图5的9-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5的10-10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将图10的11部放大后的图,
图12是示出图6所示的化油器以及进气接头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