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切痕熟食制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9166.9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9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安野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野茂雄 |
主分类号: | A23P1/00 | 分类号: | A23P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辛及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切痕 熟食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切痕熟食制造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自动且高效地制造以具有类似蟹脚肉的外观与口感的白身鱼的碎肉为原料的带切痕熟食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不断出现以白身鱼的碎肉为原料的模仿蟹脚肉的各种熟食。其大多数是由白身鱼的碎肉片形成连续长纤维群,并将其集束成棒状来制造的。如此制造的蟹脚肉状熟食,其纤维状物集束成层状,与真的蟹脚肉的口感不同,且由于仅仅是将细纤维状物集束起来的状态,若不在周围包围薄膜等就无法处理,在这一点上也不同于真的蟹脚肉。
如上所述,现有的蟹脚肉熟食是将细纤维状物集束起来的,与真的蟹脚肉的口感不同,另外,由于仅仅是将细纤维状物集束起来的状态,存在不在周围包围薄膜等就无法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存在上述问题且结构简单而效率高的、可制造口感和外观接近真的蟹脚肉的带切痕熟食的带切痕熟食制造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搬运以碎肉为主原料的带状原材料的传送带设为2段、且配置为上段与下段的搬运方向相反,在所述上段侧及下段侧传送带上设置升降刃,该升降刃在各自的带面上上下运动,对搬运中的所述带状原材料刻设深度不足其厚度一半的交错的切痕,设置反转部,该反转部与所述上段侧传送带的搬运终端部之间留有适宜间隔,对应于所述搬运终端部的弯曲形状弯曲,下部延伸至所述下段侧传送带的搬运始端上,另外,所述下段侧传送带的搬运终端部配设有切割器,该切割器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对所述带状原材料刻入切离线以切割为制品尺寸,
所述反转部接收所述上段侧传送带所运来的、表面被所述升降刃刻设有所述切痕的所述带状原材料,将其表里反转并供给至所述下段侧传送带上。
所述升降刃将横切所述带状原材料的长度的一对刃配置为俯视V字形,或者,所述升降刃将横切所述带状原材料的长度的一对刃配置为俯视X十字形。
最好的实施方式是,将所述带状原材料切割为制品尺寸的切割器由旋转梳形刃切割器和接受部件构成,该旋转梳形刃切割器并列设置有多个形状与制品形状对应的刃,该接受部件使所述旋转梳形刃切割器的各刃的挤压成形用缺口部与所述刃对应设置而构成。更好的是,所述接受部件在其端部的所述成形用缺口部间具备分隔壁。
本发明如上所述,具有结构简单,可容易且高效地制造口感和外观接近真的蟹脚肉的带切痕熟食的带切痕熟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切痕熟食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带切痕熟食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带切痕熟食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切割器的结构的图。
图4是按工序顺序表示本发明的带切痕熟食制造装置所刻设的刻痕的图。
(符号说明)
1 带状原材料
2 上段侧传送带
3 下段侧传送带
4、5 升降刃
6 反转部
7 切割器
11、52 驱动马达
17、27 驱动臂
18、28 凸轮离合器
19、29 离合臂
33、43 升降轴
53 旋转切割器
54 接受部件
57 成形用缺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带切痕熟食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带切痕熟食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其中的装置中,将搬运以碎肉为主原料的带状原材料1的传送带2、3设为上下2段,且配置为在上段侧与下段侧搬运方向相反。
而且,上段侧及下段侧的各传送带2、3设有升降刃4、5,该升降刃4、5在各自的带面上上下运动,对搬运中的带状原材料1刻设深度不足其厚度一半的交错的切痕。另外,配置有反转部6,该反转部6与上段侧传送带2的搬运终端部之间保持适宜间隔,对应于该部分的弯曲形状弯曲。反转部6的下部延伸至下段侧传送带3的搬运始端部上。另外,下段侧传送带3的搬运终端部配设有将带状原材料1切割为制品尺寸的切割器7。以下,对各部的结构及作用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各传送带2、3的循环驱动,以及升降刃4、5的升降驱动利用共通的驱动马达11来进行。也就是说,驱动马达11的旋转驱动力通过带12传递至枢支于传送架的皮带轮13,然后进一步通过皮带14,同样传递至枢支于传送架的皮带轮15。离心轴16偏离皮带轮15的轴地安装于皮带轮15,驱动臂17的下端与离心轴16连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野茂雄,未经安野茂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剂导管和具有该制冷剂导管的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监测展示互联网热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