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动力公路和电动汽车行驶充电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45529.1 | 申请日: | 2009-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龙建社;龙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建社;龙安良 |
| 主分类号: | B60L9/00 | 分类号: | B60L9/00;B60K1/00;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2500湖南省邵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动力 公路 电动汽车 行驶 充电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高效动力公路和电动汽车行驶充电方法。属交通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陆上运输方式,磁悬浮列车运输,它的车厢不能变轨,不像轨道列车可以从一条铁轨借助道岔进入另一铁轨。这样一来,如果是两条轨道双向通行,一条轨道上的列车只能从一个终点驶向对方终点,到对方终点后,原路返回。而不像轨道列车可以换轨到另一轨,磁悬浮轨道越长,使用效率越低。造价昂贵,不兼容无法与现有铁路联网,只能点对点的直通运输,运量少,不便扩容,难于进入市中心。
铁路运输列车必须在专用轨道上行走只能提供“站到站”的服务,装卸货物和旅客进出站也没有汽车方便。轨道列车车轮不能直接在公路上行驶和汽车车轮不能直接在轨道上行驶,所有轨道运输的共同缺点是一处路段出事就影响全线运行。
汽车运输,方便灵活,但是夜间、雾天、雨、雪、冰冻交通事故多,尤其是燃油汽车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然而即刻换掉整个能源体系,不要燃油机的方式不但会给汽车产业链带来巨大影响。而且对全球汽车保有量近10亿辆的用户也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拟取代燃油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3种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的平均成本比同类型燃油动力车贵30%至50%。而且仍然有尾气排放问题。燃料电池电动车存在车载氢气的储存器储氢量少,放氢气受温度影响太大,常温下放不出来等问题。纯电动汽车噪音低、无污染,但是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售价过高制约了纯电动汽车发展和推广。
换电站连锁系统”。这种以“行驶→换电池→行驶”的快捷更换电池系统,存在容量已衰减的电池行驶里程和新旧电池价格充电后价格、而且一辆车两套电池更增加了用户的负担。
燃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并存的陆上混合运输方式,需要多种能源供应设施,又必须大多数建在城市中心区,不但存在土地紧缺和安全隐患问题。而且造成重复占地和投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燃油汽车污染环境,加油加气站不安全,夜间、雾、雨、雪、冰冻天交通事故多,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售价过高、现有公路与轨道、汽车车轮与列车车轮不兼容的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汇集汽车公路运输方便灵活、轨道运输安全、不受天气影响、用直线电动机推动车辆能耗低、无环境污染的优点于一体的陆上运输新方法,尤其是取代固定充电站不浪费充电时间为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充电的方法。
此目的通过一种高效动力公路和电动汽车行驶充电方法达到。
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包括调度监控系统、动子汽车和安装在现有公路上的动力公路三个部分,动子汽车由安装在汽车底部的动子系统构成。每辆汽车按功率需求可安一组或多组动子系统。动子系统将动子、副支撑轮、固定在悬挂装置上、清障器在前、悬挂装置在后、一起安装在悬挂装置固定板上,悬挂装置固定板安装在汽车底部构成。
动力公路由定子绕组用专用密封材料密封成整体固定在槽型支架内,左护坡兼导向轨和右护坡兼导向轨分左右两边夹紧槽型支架一起安装在现有公路路面上构成,固定在槽型支架内的定子在嵌线后用专用密封材料密封成整体,能保证在雨、雪、冰冻和夏日高温下使用安全。
定子绕组通电后直接向动子汽车提供行驶动力和同时向行驶中的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在向行驶中的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时可直接利用电动汽车车载再生发电充电系统充电或加装车载发电充电系统充电。
动力公路是一个中间高左右低的双斜坡路面,与现有公路路面接轨处为光滑圆弧形台阶。当前方车辆或路段发生故障时,斜坡路面有利于驾驶员驾驶车辆进出动力公路,绕过出事地点前方重返动力公路。动力公路可以连续安装也可以间隔安装,在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动力公路需要间隔安装时、导引头安装在动力公路起点前面,起引导汽车平稳顺畅驶上动力公路的作用。动力公路光滑的圆弧台阶型导向轨道与主支撑轮的侧面平行。护坡兼导向轨内预留有安装线路和电器元件的位置。
汽车车轮兼作主支撑轮。行驶中发生汽车轮胎爆胎时副支撑轮沿固定在公路上的槽型支架边滚动前进象三轮车一样应急行驶避免翻车。副支撑轮沿槽型支架边运行,利用悬挂装置缓和因公路凹凸不平所产生的冲击和振动,使动子和定子绕组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空气隙而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建社;龙安良,未经龙建社;龙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5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衬轴承
- 下一篇:基于分体式内圈的轧机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