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绘制冲压模具修边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5035.3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承峰;袁建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绘制 冲压 模具 边线 方法 | ||
1.一种自动绘制冲压模具修边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绘制方法基于常规CATIA软件,并在CATIA软件的环境下, 使用CATIA软件二次开发接口开发自动绘制功能,来实现修边线的 自动绘制功能,使用CATIA软件二次开发接口的Visual Basic编辑器 开发所述自动绘制功能,其中,运用自动化对象编程V5 Automation 进行开发,并通过函数调用和用户交互操作来实现修边线的自动绘制 功能,在开发所述自动绘制功能的同时,创建功能界面,该界面创建 后可以以调用CATIA宏命令的方式来实现;
在开发所述自动绘制功能的同时,创建功能界面,其中包括用户 交互选择曲线、定义曲线等分点数量的方式创建修边点的功能界面, 该功能界面中的自动生成冲压模具修边线的系统要求用户交互选取 曲线,选取外面,即工艺补充面,选取内面,即翻边面,设置等分点 数量,设置完毕后创建即可生产相应数量的修边点;功能界面还包括 修边曲线的操作界面,该界面中交互选择修边线所处的曲面,即工艺 补充面,即可得到所需的修边线;功能界面还可包括选择两点的方式 创建修边点的功能界面,其在创建修边点的功能界面中已经产生的任 意两个修边点之间再生成若干修边点,起到局部增加修边点密度的作 用,并增加了交互选取加密区域起始点和终点的操作;
将需要交互选择的CATIA对象定义为全局变量,分别为:工艺补 充面SurfaceOut、翻边面SurfaceIn、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 shapeCurve、加密修边点的线段起始点firstPoint和终止点 secondPoint、创建的法向面数量planeCount;
所述修边线的修边点具体绘制步骤为:
(1)求取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上若干等分点,然后求取通过等 分点并垂直于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的平面,该平面即法向 面;
(2)求取该法向面分别与工艺补充面和翻边面的交线,得到工艺补 充面截面线和翻边面截面线;
(3)在工艺补充面截面线上获取修边点,修边点到等分点的线长度 等于翻边面截面线的线长度;
(4)不断重复步骤(1)-(3)即可得到其他等分点对应的修边点;
其中,所述线长度在CATIA软件中通过测量或公式计算得到, 在工艺补充面上将所求取的修边点顺序连接起来得到的样条曲线即 修边线;
所述自动绘制功能的实现算法为:
1)定义在交界线上所需要的等分点的数量n;
2)计算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的长度,其通过CATIA软件二次开 发接口的公式函数获得;
3)定义i为程序中控制循环次数的变量,当i=0,执行第一次循环: 计算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第一个等分点对应的修边点,步骤见 (4)~(6);
4)创建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等分点并在该点创建法向面,等分 点的位置由CATIA软件根据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长度和等分点 数量确定;
5)通过CATIA软件二次开发接口的求取交线和near方法求取法向 面分别与工艺补充面和翻边面的交线;
6)计算修边点;
7)继续执行循环,通过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的长度和定义等分 份数来确定其他等分点的位置,当i=n-1则完成修边点的绘制; 一个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等分点对应一个修边点,进一步包括如 下步骤:
8)对所有修边点进行点排序;
9)顺序连接各个修边点生成修边线;
将生成的辅助点、线、面分组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绘制冲压模具修边线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分组管理具体为将生成修边线的所有元素分为四个集合进行 管理,第一集合为存放法向面的集合,所有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 上生成法向面存放这一集合中;第二集合为存放工艺补充面截面线和 翻边面截面线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全部为样条曲线;第三集合为存 放工艺补充面与翻边面交线等分点和修边点的集合;第四集合为存放 修边线的集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绘制冲压模具修边线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第三集合下再次进行分组,每一个修边点和与其对应的工艺补充 面与翻边面交线等分点绑定成一个子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50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