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4976.5 | 申请日: | 200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曹仁贤;陈威;倪华;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G05F1/67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奚华保 |
| 地址: | 230088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最大 功率 跟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种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光伏系统,最重要的就是调节PV端电压,使其迅速收敛至最大功率点。 扰动观察法因为其算法简单,测量参数少而应用极其广泛,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一方面即使已经运行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扰动仍不停止,即出现电压振荡而导致 部分功率损失;另一方面,当光强快速变化时容易发生误判。常规的扰动观察法 由于采用固定的步长进行运算,存在明显缺陷:若步长过小,会使光伏阵列较长 时间滞留在低功率输出区;若步长过大,又会使系统振荡加剧。
变步长扰动观察法是在常规扰动观察法基础上提出的,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固定步长存在的问题,在快速性和精确性方面与扰动观察法相比有很大的提 高,在外界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能够精确跟踪到最大功率点。但是如果在有 云的天气下,光照强度变化比较剧烈,仍然会出现误判现象。并且当外界环境, 如光照强度,温度等变化时,光伏曲线有可能出现局部最大功率点等情况,变步 长扰动观察法在这种情况下将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步长寻优和基于功率预测的扰动观察法相结合MPPT算 法,即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能够克服常规扰动观察法、变步长扰 动观察法等方法的缺点,解决误判及局部最大功率等问题,快速、精确跟踪到最 大功率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精度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方法,逆变器正常运行后,分别测量第k,第 k+1/2以及第k+1个周期时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根据公式 P(K)=V(K)*I(K)分别计算P(K)、P(K+1/2)、P(K+1)的功率,P′(K)按公式(1) 计算,公式(1)为P′(K)=2P(K+1/2)-P(K),再按公式dP=P(K+1)-P′(K)计算功 率差值,根据公式|dP/a(k-1)|进行判别,如果|dP/a(k-1)|>e,则执行下一步判 断,判断dP,若dP>0,则Slope=1,反之Slope=-1。如果|dP/a(k-1)|<e,也 对dP进行判别,dP<0直接进入下一步操作,dP>0则Slope取反,然后通过公 式在线计算a(k),最后算出占空比D(K)对BOOST电路进行控制, 如此不断循环寻找最大功率点;
其中:V(K)为直流电压采样值;I(K)为直流电流采样值;P(K)为KT时刻在电压VK处测得功率;P(K+1/2)为(K+1/2)T时刻在电压VK处测得功率;P′(K)为(K+1)T时 刻预测功率;P(K+1)为(K+1)T时刻测得电压VK+1处的功率;dP为(K+1)T时刻 同一曲线上的功率值差值;a(k)为本周期用于调整的占空比;a(k-1)为上一 周期用于调整的占空比;e为允许的误差值;c为恒定系数;D(K)为本周期占空 比;D(K-1)为上一周期占空比;Slope为扰动方向。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不仅能够在外部环境不 变的情况下快速、精确跟踪到最大功率点,而且在光照很弱,如早上或晚上或外 部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克服误判现象,并且避免跟踪到局部最大功率点,跟 踪到真正的最大功率点。能够显著的减小能量损失。提高系统跟踪精度及整个光 伏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功率预测示意图。
图2为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MPPT算法的流程图。
图3基于前级DC-AC逆变器实现MPPT的并网逆变器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由于开关频率较高,这里我们可以假定在一个周期中,光照的 变化速率恒定。KT时刻在电压VK处测得功率P(K),此时并不对参考电压加扰动, 在(K+1/2)T时刻增加一次测量,测得功率P(K+1/2),得到预测功率:
P′(K)=2P(K+1/2)-P(K) (1)
然后在(K+1/2)T时刻使参考电压增加ΔV,在(K+1)T时刻测得电压VK+1处的 功率P(K+1),计算功率值差值dP=P(K+1)-P′(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终端
- 下一篇:电连接器铁壳组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