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4692.6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明;刘键;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明;李明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110015***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稀土 增效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纳米碳0.01%~0.9%
稀土化合物0.001%~0.1%
其余为肥料。
2.一种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
作为追肥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纳米碳0.001%~0.09%
稀土化合物0.001%~0.03%
其余为肥料;
作为基肥时,各组分的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纳米碳0.003%~0.3%
稀土化合物0.003%~0.1%
其余为肥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纳米碳的圆粒直径 是5~7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料是指含 有氮、磷、或钾元素的肥料;或者大颗粒尿素、大颗粒碳酸氢铵、大颗粒磷肥、 大颗粒钾肥、大颗粒腐殖酸颗粒肥、粉状磷肥、粉状钾肥及适量的中、微量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设置 一套定量输入控制设备,通过该设备将稀土化合物与纳米碳定量的加入到生产肥 料的流程中,制得稀土化合物、纳米碳与肥料形成的共结晶复合体或者混合均匀 的共晶状肥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贮 料槽,计量泵和喷粉器组成的一套定量输入控制设备,稀土化合物、纳米碳混合 粉剂经喷粉器,定量喷入高位肥料液喷淋塔内与高温肥料颗粒粘附形成包被型增 效肥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贮 料槽,计量泵和溶解槽组成的一套定量输入控制设备,稀土化合物、纳米碳混合 溶剂是经贮料槽,计量泵定量输入到溶解槽,与尿素溶液充分混合后进入闪蒸槽, 再经一段和二段蒸发脱去水分,通过高位肥料液喷淋塔内进行尿素造粒,生成共 结晶复合体纳米碳稀土肥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将 稀土化合物、纳米碳的混合粉剂定量加入到肥料颗粒中,经添加植物油使纳米碳 和稀土添加剂充分与肥料混合均匀制得粒状增效肥料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碳稀土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状 纳米碳和稀土添加剂与氮、磷、钾复混肥料压成颗粒;造粒设备选用对辊挤压造 粒机和轮碾挤压造粒机;对辊挤压造粒时要添加粘合剂和防结块剂;肥料颗粒直 径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明;李明,未经张志明;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6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