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汽车12V蓄电池工作系统及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4367.X | 申请日: | 2009-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雷;冯勇;李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1M10/44;H02J7/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光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12 蓄电池 工作 系统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控制策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12V蓄电池能 量管理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12V蓄电池工作系统及管理方 法。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短缺和环保的要求推 动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纯电动的的最简单的概念是:装备了动力蓄 电池和驱动电机,整车的动力源来自动力蓄电池。由于取消了发动机 ,用于整车12V系统供电的发电机也取消了,需要增加DC/DC通过动力 蓄电池给12V蓄电池充电。传统车的12V蓄电池主要是根据发动机的启 动电流和峰值功率两个条件进行选型,电池类型属于功率型。
电动车DC/DC的选型受整车电器平均负载和峰值负载的制约,DC/DC 一般设计峰值功率较大,成本较高,同时整车的12V电能,都是由动力 蓄电池的电能转化过来,这样降低了整车电能携带能力,同时电能的 利用效率也较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2V蓄电池及其DC/DC的选 择没有合适的确定方法,并且造成了电能利用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12V蓄电池工作系统及管理方法 ,通过整车电器负载计算仿真,选择合适的DC/DC和12V蓄电池,且通 过12V蓄电池能量管理的方法,降低DC/DC的功率,节约成本。纯电动 车的12V蓄电池只要满足峰值功率既可,合理的选用12V蓄电池和能量 管理,可以使DC/DC的功率降低,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使整车的用电 效率更高,整车所带的电能会更多。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纯电动汽车12V蓄电池工作系统,包括12V蓄电池,DC/DC,整车用 电器,车载充电器和整车的动力蓄电池,其中,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端 连接整车的动力蓄电池,DC/DC的输出端连接12V蓄电池,DC/DC的输入 端与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端共母线,整车用电器在不同工况下,通过12 V蓄电池和/或DC/DC和/或动力蓄电池和/或车载充电器进行供电。
还包括一常闭继电器和一常开继电器,整车未接市电或高压回路未接 通时,12V蓄电池通过该常闭继电器对整车用电器供电,或,整车高压 回路接通时,DC/DC和12V蓄电池共同对整车用电器供电,或,市电接 入时,车载充电器上电工作,该常闭继电器断开,整车用电 器通过该常开继电器以及车载充电器供电。
一种使用上述工作系统的纯电动汽车12V蓄电池能量管理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1)选择适当的DC/DC;
(2)选择适当的12V蓄电池;
(3)车载充电器给整车动力蓄电池充电时,DC/DC直接使用车载充电 器给12V蓄电池充电。
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计算整车用电器负载;
(2-2)计算动力蓄电池的最长续航时间;
(2-3)计算DC/DC的输出功率;
(2-4)整车用电器负载的功率减去DC/DC的输出功率所得到的值,乘 以动力蓄电池的最长续航时间即得12V蓄电池的合适容量。
DC/DC输入端与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端共母线。
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1)车载充电器将交流市电转变为直流高压电;
(3-2)直流高压电一部分给整车动力蓄电池充电,一部分输入DC/DC ;
(3-3)DC/DC输出给12V蓄电池充电;
(3-4)车载充电器同时输出DC 12V电源至整车用电器和DC/DC。
整车未接市电或高压回路未接通时,12V蓄电池通过一常闭继电器对整 车用电器供电。
整车高压回路接通时,DC/DC和12V蓄电池共同对整车用电器供电。
市电接入时,车载充电器上电工作,常闭继电器断开,整车用电器通 过一常开继电器以及车载充电器供电。
电池管理系统BMS检测系统正常后,车载充电器开始给动力蓄电池充电 ,DC/DC直接利用车载充电器输出的直流工作,给12V蓄电池充电。
本发明增加了用电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整车的携带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纯电动汽车12V蓄电池系统能量管理方法结构框图
图中:
1:市电输入
2:车载充电器
3:动力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3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华南油菜产量的方法
- 下一篇:平版印刷机的润版结构及其润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