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景观水体的微生物净化生态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38816.X | 申请日: | 200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童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县天河生态水景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0;C02F3/34;C02F3/02;C02F1/32;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6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景观 水体 微生物 净化 生态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处理技术,具体是指针对园林、住宅小区、城市景观中相对封闭或半封闭性水系水体,通过微动力辅助循环,采用有益嗜氧微生物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的一种景观水体的微生物净化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景观水体的有机物污染物来自于区内的生活污水,雨水冲刷汇集到水体中的垃圾、落叶、尘土,水中鱼类的排泄物和水生植物的腐殖质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进入水景水体后,经细菌分解,转为氮、磷植物营养物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导致水体混浊变黑恶化产生霉腥臭味。
现有技术的景观水体净化方法有,引水换水、循环沙滤、药物灭藻、投放有益微生物净化,其中:引水换水,受成本、水源限制,300m3以上的水体,成本过高,5000m3以上水体,几无水源的可行性;循环沙滤法,只能滤去水中固体物,对溶于水中的氮、磷植物营养物及霉腥臭味无滤除作用;药物灭藻,效果短暂,对溶于水中的氮、磷植物营养物及霉腥臭味无祛除作用,还对水体造成药物二次污染,事后藻类仍会再次疯长;投放有益微生物净化,加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可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现有技术采取在水底加入大量污泥,然后在污泥中投放培养有益微生物;这种粗放式投放培养方法的净化作用难以控制,对氮磷植物营养物的祛除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水源限制、无法祛除氮、磷植物营养物、药物污染、祛除率较低的问题与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采取微动力循环,过滤、沉淀,采用微生物接触氧化法,经多级人工嗜氧有益微生物培育床,由嗜氧有益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磷植物营养物摄取降解,再由紫外线杀菌消毒,净化还原清水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景观水体的微生物净化生态处理系统,旨在通过人工培育嗜氧有益微生物生态循环自动净化的方式,使水景水体的净化处理达到易于控制、祛除率高、成本低、无需换水、无药物污染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水景水体的生态微生物净化处理系统,包括一级过滤池、二级生化池、三级生化池、四级还原池、五级清水池、排污池,其中:所述的一级过滤池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景观溪流相邻的,池口与景观溪流上层等高,池底深于景观溪流底层的地下钢砼结构水池,池中置有可取出放入的兜状滤网,在与景观溪流相邻的池壁上分别设有与景观溪流的上层、中层、下层水体相通的流水通道,在与下游二级生化池相邻的池壁内设有“∫”形嵌埋管道,嵌埋管道的底口位于池内的下部,上口穿过上部池壁与相邻的二级生化池的上层水面相通,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所述的二级生化池,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一级过滤池相邻的,池口等高池底等深的,地下钢砼结构水池,池口等高池底等深的,池中设有由缠绕聚合纤维波纹丝的不锈钢丝构成的,栅栏状笼架的微生物培育床,笼架中垂直向下深入池中插有若干气棒,气棒上端通过接口与外部气源接驳,微生物培育床波纹丝上接种有嗜氧有益菌种,在与下游三级生化池相邻的池壁内设有“∫”形嵌埋管道,嵌埋管道的底口位于池内的下部,上口穿过上部池壁与下游的三级生化池的上层水面相通,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所述的三级生化池,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二级生化池相邻,其的结构、配置与二级生化池相同,但不设气棒;所述的四级还原池,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三级生化池相邻的,池口等高池底等深的,地下钢砼结构水池,池的中心设有潜水紫外线灭菌灯,在与下游五级清水池相邻的池壁内设有“∫”形嵌埋管道,嵌埋管道的底口位于池内的下部,上口穿过上部池壁与下游的五级清水池的上层水面相通,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所述的五级清水池,按水流正向途径为与四级还原池相邻的,池口等高池底等深的,地下钢砼结构水池,池中设有潜水泵,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所述的排污池为地下钢砼结构沉井,井底面低于各池池底面,井壁设有低于各池池底面的主排污管与各池底部的排污管道接驳,井口设有排污泵,排污泵的吸头置于井底,泵口与市政排污系统接驳。
系统各设施相互连接关系
一级过滤池通过相邻池壁上的上层、中层、下层流水通道与景观溪流相连;一级过滤池、二级生化池、三级生化池、四级还原池、五级清水池通过相邻池壁内的嵌埋管道串连;五级清水池通过潜水泵及其输水管道与景观溪流相连;各池底部的排污管道并联经主排污管与排污池相连;排污池通过排污泵与市政排污系统相连。
工作原理
景观溪流的污化水通过设在一级过滤池池壁上的上层、中层、下层的流水通道进入一级过滤池中,经设在池中的滤网,将较大的杂物如枝叶、垃圾等漂浮物滤去,比重较大的小颗粒物则沉淀在池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县天河生态水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宁海县天河生态水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锦纶丝与竹纤维的交织布及其织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桥式循环缆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