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刮痕的附膜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35607.X | 申请日: | 200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子德 |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05D3/06;B44C5/04;B44C1/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新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刮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防刮痕的附膜,尤指一种以热转移或贴附方式附着于商品表面上使所附的所述商品表面产生高硬度的防刮痕效果的转移膜或贴膜。
背景技术
按,于商品外表面进行再加工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商品的外表面进行贴膜或转移膜的处理;其中,所述贴膜的处理,这样既不损坏产品,又能美化产品,并且能使产品的外观有多种变化,采用这种方式,工艺简洁,效率高,成本低;其中,所述转移膜的处理是指带有接着剂的图案或文字,在热力或压力作用下,牢固附着于人造皮革表面、手机外壳、建筑材料或塑料等制品表面;不论是贴膜或转移膜主要是为达到使被贴附的商品美观(如贴附图案或文字)、炫丽(如增加光照后产生明亮程度)或具朦胧美感(如产生雾面效果)等效果。
但,以上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由于被贴膜或转移膜处理的商品大都暴露于外在环境中,而外在环境中则充满风沙、灰尘等微颗粒物,甚至人为的碰触、擦撞等也会造成所述商品表面产生刮痕,因此,美观的设计,也会产生无法修补的缺憾;如何保护商品表面,使其具有超强的硬度,以避免外在环境的风沙、灰尘,甚至人为的碰触、擦撞而产生刮痕,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刮痕的附膜,尤指一种以热转移或贴附方式附着于人造皮革、手机外壳、建筑材料或塑料等制品表面的附膜,使所附商品的产生防刮功效。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以贴附方式附着于人造皮革、手机外壳、建筑材料或塑料等制品表面;其贴附膜设有一防刮硬化层,所述防刮硬化层是采用UV紫外线光照射涂布的树脂硬化制得,所述树脂包含有氟素单体、紫外光硬化型PU树脂、光起始剂及紫外光反应型稀释剂。
且其中:其UV紫外线光的波长范围可为15nm~500nm,所述照射强度为60w/cm2~120w/cm2,其照射时间为0.1~10秒,使所述转移膜达到硬化系数5H(含)以上的硬度,令所贴附的商品表面具有防刮痕的功效。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以热转移方式附着于人造皮革、手机外壳、建筑材料或塑料等制品表面,所述附膜包括有基材层、离型剂层、上色层、保护层、电镀铝层和底胶层,其进一步在所述离型剂层与所述上色层之间设有一层防刮硬化层,其防刮硬化层是采用UV紫外线光照射涂布的树脂硬化制得,所述树脂包含有含氟素单体、紫外光硬化型PU树脂、光起始剂及紫外光反应型稀释剂。
且其中,其UV紫外线光的波长范围可为15nm~500nm,所述照射强度为60w/cm2~120w/cm2,其照射时间为0.1~10秒,使所述附膜达到硬化系数5H(含)以上的硬度,令所附的商品表面具有防刮痕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以热转移或贴附方式附着在商品的表面并设有一采用UV紫外线光照射处理防刮硬化层的附膜,除可提高亮度外,更可达到硬化系数5H的硬度,以避免外在环境的风沙、灰尘,甚至人为的碰触、擦撞而产生刮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基材层 2离型剂层 3防刮硬化层 4上色层
5保护层 6电镀铝层 7底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内容涉及本领域现有、常用的名词,或方便使用的叙述性名词。为清楚说明避免模糊,以及界定专利范围,特以本段说明本专利中的名词。
1.基材层:其主要为PP材质、PVC材质、PET材质、ARM等材质,其是应用于挤压涂层和挤压成型薄膜和板材的基本材料。
2.离型剂层:离型剂在本专利中为硅胶(Silicone),主要作用是避免两种物质粘附。
3.防刮硬化层:其是利用紫外光作为固化、硬化能源,引发具备化学活性的高分子物质,产生快速反应的固化、硬化过程;同时,也可增加生产成品的光泽与亮度,于本专利中是以波长为15nm~500nm的UV紫外线,所述照射强度为60w/cm2~120w/cm2,其照射时间为0.1~10秒,以固化树脂增加硬度。
4.上色层:将染料加到PU聚胺酯(Polyurethane)树脂中所成的色层,可以依需求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子德,未经杨子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5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