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乘员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5400.2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吾妻政治;太田幸一;上田将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高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18 | 分类号: | B60R21/18;B60R22/14;B60R2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乘员 保护 系统 | ||
1.一种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包括:
座椅安全带装置,该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肩带,该安全肩带从一个肩部到胸部对角地约束车辆乘员;以及安全腰带,该安全腰带约束所述乘员的腰部;
上部安全气囊,该上部安全气囊被收纳在所述安全肩带中,在检测到或预测到车辆碰撞时,所述上部安全气囊从所述安全肩带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膨胀;
下部安全气囊,该下部安全气囊被收纳在所述安全腰带中,在检测到或预测到车辆碰撞时,所述下部安全气囊从所述安全腰带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膨胀;以及
膨胀限制结构,该膨胀限制结构被设置在所述下部安全气囊中,并且当所述下部安全气囊膨胀时该膨胀限制结构限制所述下部安全气囊的一部分沿车辆前后方向的膨胀,
其中,在检测到或预测到所述车辆碰撞时,所述上部安全气囊和所述下部安全气囊膨胀并且沿上下方向彼此接触,膨胀的所述下部安全气囊的位于所述膨胀限制结构上方的上部被所述上部安全气囊施压,并且所述上部在所述膨胀限制结构处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下部安全气囊安装部将所述下部安全气囊安装到所述安全腰带,
当所述下部安全气囊膨胀时,所述膨胀限制结构位于所述下部安全气囊安装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安全气囊具有排出孔,当所述下部安全气囊的所述上部在所述膨胀限制结构处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弯曲时,所述下部安全气囊中的流体通过所述排出孔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孔被设置在所述下部安全气囊的所述上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安全气囊包括弯曲引导结构,该弯曲引导结构用作允许所述膨胀的所述下部安全气囊的所述上部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弯曲的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上部安全气囊和所述下部安全气囊膨胀并且沿上下方向彼此接触时,所述弯曲引导结构从膨胀的所述上部安全气囊的上部安全气囊主体的底部延伸并且被置于膨胀的所述下部安全气囊的所述上部的车辆后方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肩带从肩部固定部向安全带插扣延伸,所述肩部固定部被设置在着坐的乘员的左右肩部中的一个肩部侧,该安全带插扣被设置在所述左右肩部中的另一个肩部侧,
所述弯曲引导结构被设置在膨胀的所述上部安全气囊主体的底部以连接膨胀的所述上部安全气囊主体的所述底部的肩部固定部侧和安全带插扣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膨胀的所述上部安全气囊设置有凹部,该凹部的外表面向所述膨胀的所述上部安全气囊的内部凹入,
所述弯曲引导结构沿车辆宽度方向连接所述凹部的两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上部安全气囊的上部安全气囊主体膨胀时,所述弯曲引导结构不膨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安全气囊包括彼此接合的两个片状构件,
所述凹部由所述两个片状构件的接合部的向所述上部安全气囊的内部凹入的部分构成,
所述弯曲引导结构由所述片状构件的位于所述凹部中的部分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安全肩带可动地支撑所述膨胀的所述上部安全气囊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高田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高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54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