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藏绵羊腐蹄病抗性等位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及其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34866.0 申请日: 2009-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1532061A 公开(公告)日: 2009-09-16
发明(设计)人: 罗玉柱;胡江;刘秀;王继卿;马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 真
地址: 730070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绵羊 腐蹄病 抗性 等位基因 特异性 扩增 引物 及其 试剂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主要涉及动物生物技术领域中的绵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具体涉及到藏 绵羊腐蹄病抗性等位基因的检测。

背景技术:

绵羊腐蹄病是由节瘤拟杆菌引起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蹄局部组织发炎、坏 死。绵羊患病后生长不良、掉膘、羊毛品质下降,病情严重且得不到及时治疗时会引起 羊只死亡。藏绵羊易患腐蹄病,于每年7-9月份的多雨季节爆发,如在甘肃和青海境内 的藏绵羊发病率高达30%以上,死亡率最高可达10%,严重影响牧区养羊业发展。

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与多 种疾病有密切关系,是目前开展抗病育种的首选基因座或候选基因。绵羊主要组织相容 性(基因)复合体也称为OLA(ovine lymphocyte antigen),OLA II区与人的相似,区 域内的DQ和DR 2个基因家族表现丰富的多态性,但绵羊的多态性更集中在DQ家族。 OLA-DQ基因家族有2个DQA基因座位,即DQA1和DQA2基因,都具有多态性。

目前国内绵羊腐蹄病主要采用药物防治措施,较难控制病情且有药物残留风险。在 国外OLA-DQA2基因已经作为抗腐蹄病的遗传标记加以应用,并且该检测已商业化并用 来开展抗病选育。藏绵羊腐蹄病抗性分子选种技术主要利用PCR-SSCP技术对待测绵羊 的DQA2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携带不同等位基因的 羊只对腐蹄病的抗性强弱,从而判断是否可以留作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检测藏绵羊腐蹄病抗性等 位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及其引物的扩增条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藏绵羊腐蹄病抗性等位基因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藏绵羊腐蹄病抗性等位基因检测试剂盒的 使用方法。

以解决快速、敏感性高、成本低用于藏绵羊腐蹄病抗性分子选种技术。

本发明利用PCR-SSCP对表型正常和患腐蹄病藏绵羊OLA-DQA2基因第2外显子 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并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序列,结合表型观测 资料,确定易感等位基因和抗性等位基因,并指导藏绵羊没有感染时的抗病选育。

本发明涉及一种藏绵羊腐蹄病抗性等位基因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通过 PCR-SSCP对藏绵羊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分析羊只是否携带腐蹄病抗性等位基因, 从而判断是否可以留作种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检测藏绵羊腐蹄病抗性等位 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组引物上游长度为24bp的核苷酸,下游长度 为22bp的核苷酸,第二组引物上游长度为23bp的核苷酸,下游长度为24bp的核苷酸, 包括用于扩增OLA-DQA2基因第2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24bp:DQA2-up:CACATGTTACAGTGCAAAARCAGC;

下游引物22bp:DQA2-dn:CCCTCYCACCAACGTTTCCCAG;

上游引物23bp:DQA2s-up:ACTACCAATCTCATGGTCCCTCT;

下游引物24bp:DQA2s-dn:GGAGTAGAATGGTG GACACTTACC;

其中R=A或G,Y=C或T。

所述的检测藏绵羊腐蹄病抗性等位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是所述的PCR-SSCP扩 增引物的扩增条件为:

第一次第一组引物:PCR反应条件:预变性94℃2min,变性94℃30s,退火 64℃30s,延伸72℃50s,共32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第二次第二组引物:PCR反应条件:预变性94℃2min,变性94℃30s,退火 67℃30s,延伸72℃30s,共32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所述的检测藏绵羊腐蹄病抗性等位基因检测试剂盒,组成成分用量及浓度为:四种 引物各为0.5μL/10pmol,dNTP为1.2μL/2.5mm,Taq DNA聚合酶为0.2μL/2.5U/μL, 10×buffer为2.0μL含Mg2+15μM,双纯水为14.6μ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4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