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拾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3140.5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古市浩朗;大关良雄;高桥和巳;盛山武纪;吉田宏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22 | 分类号: | G11B7/22;G11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CD(微型光盘)、DVD(数字多用途光盘)、BD(蓝光 光盘)等光盘的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或装入了光拾取装置的光盘驱动装置, 尤其涉及激光二极管和受光元件等的粘接固定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用于光盘的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或者装入了光拾取装置的光盘驱动 装置中,包括:将来自激光二极管(以下简称为LD)的射出光通过各种透镜 及棱镜、反射镜等导入物镜并使其会聚在光盘上的光学系统;以及将来自光盘 的反射光通过物镜及反射镜、棱镜、各种透镜等在受光元件上成像的光学系统。 其中,LD和受光元件需要相对光拾取装置的壳体,以在光学上调整在最佳位 置上的状态进行固定。因此,一般来讲,LD和受光元件暂时粘接在适于壳体 粘接用的形状的支架上,并在将该支架和壳体调整在光学上的最佳位置之后, 使用紫外线(UV)硬化型的粘接剂,以粘接剂层的厚度固定在最佳的三维位 置上。
在这里,根据各种光学部件的特性及组装位置的不均,固定有LD或受光 元件的支架与壳体的间隔、即粘接层的厚度有时成为最大1mm左右。因此, 紫外线照射时的粘接剂自身的硬化收缩不能忽视,存在光轴偏移变大的问题。 因而,需要在支架与壳体的粘接间隔大的场合,也能抑制由粘接剂自身的变形 所引起的位置偏移的粘接固定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通过从光检测器的安装板的两端 分别切入而形成切入部,使粘接剂硬化的紫外线照射的盲区难以产生。另外, 通过在粘接有上述切入部的面上形成与安装板的面方向平行的槽,将粘接剂的 偏移方向设定在槽的方向上。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结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中,在一个部件 上形成突起,在另一个部件上形成与上述突起接近配置的连接部,该突起的高 度方向的位置可以调整。在这些突起及连接部的整个范围内涂敷粘接剂使其硬 化,即使不将粘接剂涂敷得厚,也可以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规定的间隔 粘接固定。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优点,通过利用含有热导率优良的导热性填料 的粘接剂将激光发光元件或受光元件粘接固定在支架上,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 时能够抑制粘接剂的硬化时的收缩及由时间的经过引起的收缩。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517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10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6-302415号公报
就上述现有技术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需要在设置于主体侧的两侧的粘接 面上形成槽,在专利文献2中需要在主体侧的两侧设置突起。而且,在专利文 献3中在将光拾取装置的厚度变薄的场合厚度方向的粘接长度变短,对于厚度 方向的弯曲力矩变弱,难以确保粘接强度。
如上所述,使部件粘接部整体的厚度、即光拾取装置的厚度方向变薄特别 困难,而且,存在减小部件粘接部整体的横宽也变得困难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于是,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与上述槽或突起的有无无关,能够减少由粘接 剂的硬化收缩引起的光轴偏移的影响,尤其在薄形化的场合也能减少光轴偏 移,并且能够确保粘接强度的粘接固定构造的光拾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在将保持LD或受光元件的支架借助于 紫外线硬化型的粘接剂而粘接固定在光拾取器壳体上的场合,在保持LD或受 光元件的支架的粘接面与粘接面以外之间设置贯通构造,在支架与光拾取器的 壳体之间及贯通构造的一部分上填充粘接剂。然后,将这些粘接剂依次用紫外 线硬化并固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保持LD或受光元件的支架借助于紫外线硬化 型的粘接剂而粘接固定在光拾取器壳体上的场合,能够减少紫外线照射时的硬 化收缩,能够以高位置精度及高粘接强度进行粘接固定。因此,能够减少光拾 取器的光轴偏移,能够提高组装工序中的成品率。而且,也能对应组装精度和 粘接强度的规格严格的高性能和薄形的光拾取装置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应用的光拾取装置的展开立体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LD模块的组装状况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主要部分的其他构造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