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拾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3140.5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古市浩朗;大关良雄;高桥和巳;盛山武纪;吉田宏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22 | 分类号: | G11B7/22;G11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光拾取装置,具有保持激光二极管或受光元件的支架、和借助于 粘接剂固定有上述支架的光拾取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在与上述壳体相对的粘接面上具有贯通到该粘接面以外的面的 贯通构造,
在上述贯通构造的一部分填充有上述粘接剂,并且包含上述贯通构造的外 侧的上述支架的粘接面与上述壳体粘接成在上述支架的粘接面与上述壳体之 间具有间隔,在上述支架的粘接面与上述壳体之间的间隔填充有粘接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支架的粘接面上的贯通构造是贯通至与上述粘接面相反的面 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支架的粘接面上的贯通构造是设置在上述支架的侧面且从上 述粘接面贯通至上述粘接剂的相反面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设置于上述支架的粘接面上的贯通构造相对的位置,上述光拾取器的 壳体在其粘接区域设置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的一部分插入到上述贯通构造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设置于上述支架的粘接面上的贯通构造相对的位置,上述光拾取器的 壳体在其粘接区域设置侧面延长部。
7.一种光拾取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工序,准备光拾取器的壳体、保持激光二极管或受光元件并在与上述 壳体相对的粘接面上具有贯通到该粘接面以外的面的贯通构造的支架、以及填 充在上述支架和上述光拾取器之间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上述支架的粘接面 与上述光拾取器以具有间隔的方式粘接;
第一硬化工序,从上述支架的前面侧对上述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照射紫外 线,并使贯通构造的内侧的该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硬化;以及,
第二硬化工序,在上述第一硬化工序之后,从上述支架的侧面侧对上述紫 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照射紫外线,使在上述第一硬化工序中未硬化的贯通构造的 外侧的上述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硬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拾取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硬化工序中,通过设置在上述支架上的贯通构造对上述内侧的 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进行紫外线照射。
9.一种光拾取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工序,准备光拾取器的壳体、保持激光二极管或受光元件并在与上述 壳体相对的粘接面上具有贯通至该粘接面以外的面的贯通构造的支架、以及填 充在上述支架和上述光拾取器之间的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上述支架的粘接面 与上述光拾取器以具有间隔的方式粘接;
第一硬化工序,从上述支架的侧面侧对上述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照射紫外 线,并以使贯通构造的内侧的该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的未硬化部分延伸至上述 支架的贯通构造内的方式,使贯通构造的外侧的该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硬化; 以及,
第二硬化工序,在上述第一硬化工序之后,从上述支架的前面侧对上述紫 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照射紫外线,使在上述第一硬化工序中未硬化的贯通构造内 侧的上述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1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