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解和结合荚膜多糖的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8141.0 | 申请日: | 200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P·科斯坦蒂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华疫苗和诊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095 | 分类号: | A61K39/095;A61K39/09;A61K39/102;A61K39/385;A61P3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征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解 结合 荚膜 多糖 疫苗 | ||
1.一种纯化细菌荚膜多糖的方法,所述细菌荚膜多糖来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 流感嗜血菌,或肺炎链球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一种或多种阳离子洗涤剂使所述多糖沉淀,然后
(b)用纯的乙醇或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使沉淀的多糖溶解;然后
(c)采用一步或多步过滤,处理步骤(b)中得到的多糖以除去杂质,然后
(d)加入钙盐,使多糖沉淀。
2.一种将细菌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纯化所述多糖,包括以下步骤:(a)用一种或多种阳离子洗涤剂使所述多糖沉 淀,然后(b)用纯的乙醇或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使沉淀的多糖溶解;其中所述多糖来 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血清组A、W135或Y,或来自流感嗜血菌,或来自肺炎链球菌;
将所述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其中所述载体蛋白是白喉类毒素或破伤风类毒 素;以及
与来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的荚膜糖混合,得到一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含来自 血清组A和血清组C的荚膜糖,其中MenA糖与MenC糖的重量比大于1,且荚膜糖 与载体蛋白结合。
3.一种将细菌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纯化所述多糖,包括以下步骤:(a)用一种或多种阳离子洗涤剂使所述多糖沉 淀,然后(b)用醇使沉淀的多糖溶解;其中所述多糖来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血清组 A、W135或Y,或来自流感嗜血菌,或来自肺炎链球菌;
将所述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其中所述载体蛋白是白喉类毒素或破伤风类毒 素;以及
用疏水色谱法、切线超滤或渗滤分离游离的和结合的糖。
4.一种将细菌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纯化所述多糖,包括以下步骤:(a)用一种或多种阳离子洗涤剂使所述多糖沉 淀,然后(b)用纯的乙醇或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使沉淀的多糖溶解;其中所述多糖来 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血清组A、W135或Y,或来自流感嗜血菌,或来自肺炎链球菌;
将所述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其中所述载体蛋白是白喉类毒素或破伤风类毒 素;以及
与来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的荚膜糖混合,得到一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含来自 血清组A、C、W135、Y的荚膜糖,其中血清组A∶C∶W135∶Y的糖的重量比为1∶1∶1∶1, 1:1:1:2,2:1:l:1,4:2:1:1,8:4:2:1,4:2:1:2,8:4:1:2,4:2:2:1,2:2:1:1, 4:4:2:1,2:2:1:2,4:4:1:2或2:2:2:1,且所述荚膜糖与载体蛋白结合。
5.一种纯化细菌荚膜多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一种或多种阳 离子洗涤剂而不用惰性多孔载体使所述多糖沉淀,然后
(b)用纯的乙醇或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使沉淀的多糖溶解;
其中所述细菌荚膜多糖来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流感嗜血菌,或肺炎链球菌。
6.一种纯化细菌荚膜多糖的方法,所述细菌荚膜多糖来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 流感嗜血菌,或肺炎链球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一种或多种阳离子洗涤 剂使所述多糖沉淀,然后
(b)用醇使沉淀的多糖溶解;
其中所述醇包含乙醇,乙醇的最终浓度为65-95%。
7.一种纯化细菌荚膜多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一种或多种阳 离子洗涤剂使所述多糖沉淀,然后
(b)用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使沉淀的多糖溶解;所述细菌荚膜多糖来自脑膜炎奈 瑟氏球菌、流感嗜血菌,或肺炎链球菌。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阳离子洗涤剂包含十六烷基 三甲基铵盐、四丁铵盐、十四烷基三甲铵盐和/或海地美溴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包含深度过滤、通过活性碳的过滤、 筛分过滤和/或超滤。
10.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然后使步骤(b)或(c)得到的多糖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华疫苗和诊断有限公司,未经诺华疫苗和诊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81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