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直流电池的保护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9491.0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S·迈耶;R·科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R16/04;H01M2/10;B62D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勇;钟守期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直流 电池 保护 壳体 | ||
1.用于汽车直流电池的保护壳体:
—具有四个侧壁(2a,2b,3a),所述侧壁一起构成一个用于直流电池的容纳室的侧面围板,
—具有一个向下界定所述容纳室的底板结构以及一个向上界定所述容纳室的顶盖结构(4),
—具有一个固定在顶盖结构上并且延伸超过两个互相对置的侧壁的顶盖横梁(10,11a,11b),用于通过将该顶盖横梁嵌入车身而实现容纳室与汽车白车身抗扭地连接,从而将容纳室悬置,
其中在顶盖结构的区域中设有一个用于电监测和控制直流电池的控制装置(25),并且其中所述顶盖横梁在该区域具有一个用于接触所述控制装置的穿孔(26),
所述顶盖横梁包括两个单件的型件(11a,11b),所述两个型件(11a,11b)构成为L形腔型件,其中插有一个空心腔室板(10),该空心腔室板(10)与所述两个型件(11a,11b)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所述侧壁以及底板结构和顶盖结构分别基本平坦地设置并且由金属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所述侧壁以及底板结构和顶盖结构以挤压型件形式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所述侧壁分别制成为各自独立的部件,这些部件一起装配构成围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所述顶盖横梁于平面上伸长超出顶盖结构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所述顶盖横梁在其各末端部分具有开口(24),该开口用于将保护壳体固定在白车身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所述顶盖横梁在其各末端部分具有开口(24),该开口用于将保护壳体用螺栓连接在白车身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所述侧壁、底板结构/顶盖结构和/或顶盖横梁由铝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在至少一个侧壁上 设有用于直流电池的空气调节的部件(20,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所述用于空气调节的部件包括一个在一个侧壁上的排气收集器,该排气收集器具有一个用于废气导出的接口部件。
11.汽车,具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保护壳体,其中所述保护壳体置于一个位于汽车两个纵梁之间的装配空间,所述顶盖横梁的各末端部分分别设计成位于各纵梁上。
12.权利要求11的汽车,其中所述顶盖横梁的各末端部分在各纵梁的平置区域与各纵梁用两个螺栓拧紧连接。
13.权利要求11或12的汽车,其中所述装配空间设在汽车尾部,其中所述顶盖横梁的上缘大致位于载货底板的下缘的区域中。
14.权利要求11的汽车,其中所述汽车是混合动力汽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未经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94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借助于布置在滚筒上的止挡对齐页张的装置
- 下一篇:电动车辆的动力装置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