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视化、双反应管氟-18多功能自动化合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9295.3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明;田嘉禾;于生民;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锦明 |
主分类号: | C07H5/02 | 分类号: | C07H5/02;C07H19/073;C07C215/40;C07D207//46;C07C229/36;C07D405/12;C07J1/00;C07K5/068;A61K51/04;A61K51/08;A61K101/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化 反应 18 多功能 自动化 合成 模块 | ||
1.一种可视化、双反应管氟-18多功能自动化合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包括二个独立的反应管(1)和(2)、加热冷却系统、正/负压蒸发装置、全自动HPLC纯化装置、萃取装置和蒸发装置;加热冷却系统包括加热管(15)、(18)、(20)和冷却管(16)、(19)、(21);正/负压蒸发装置包括正/负压装置(5)、活性炭吸附装置(4)和冷凝管(6);全自动HPLC纯化装置包括液体探测器(10)、液体杯(11)、HPLC纯化柱(12)和放射性探测器(13);萃取装置包括纯化柱(9)和产品收集装置(14);二个独立的反应管(1)和(2)之间有若干个阀门和纯化柱(7),可关闭/打开阀门来实现不同的工艺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双反应管氟-18多功能自动化合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个独立反应管(1)和(2)用透明玻璃制作而成,同时设有可视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双反应管氟-18多功能自动化合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反应管(1)的底部连接加热管(15)和冷却管(16),反应罐(1)经阀门(V4)和三通(V5)连接纯化柱(7),然后再经三通(V6)分别连接着废液罐(23)和三通(V7);在反应管(1)的上部设有带阀门(V1)的进料管和带有双向阀门(V2)的出料管连接着冷凝管(6)、冷凝管(6)的底部连接着活性炭吸附装置(4)、活性炭吸附装置(4)的底部连接着正/负压装置(5),反应管(2)与反应管(1)的结构完全相同,其底部也分别连接有加热管(18)和冷却管(19),在顶部分别连接着两个进料管和一个出口管。反应管(2)经阀门(V12)和三通(V8)连接着纯化柱(8),然后再经三通(V9)分别连接着废液瓶(17)和中间罐(22);另一个进料管经阀门(V10)、三通(V7)和三通(V8)连接纯化柱(8);中间罐(22)引出另一路管线经三通(V7)和(V8)返回纯化柱(8)进行再次纯化;另外该路管线在还有一个分支返回到阀门(V5)的输入管线上,经阀门(V5)连接着纯化柱(7),然后再经三通(V6)分别与废液灌(23)和三通(V7)连接;中间罐(22)的底部引出另一个管线经商用液体探测器(10)和液体杯(11)后分别连接废液灌(24)和高效液相色谱柱(12),然后连接商用小型放射性探测器(13),再经三通(V13)分别连接废液灌(25)和蒸发罐(3),蒸发罐(3)的底部分别连接着加热管(20)和冷却管(21),其顶部分别经阀门(V18)连接的卸压管和经阀门(V17)、(V15)、(V14)和纯化柱(9)连接,再经三通阀门(V16)分别连接废液灌(26)和产品收集装置(14);三通阀门(V15)的另一个接口连接另一路管线返回到阀门(V10)的返回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锦明,未经张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92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烯-辛烯共聚物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头翁素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