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锰合金电炉炉气净化系统及净化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6133.4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梁燕;梁运动;陈志;童翠香;钱开如;张军;张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11安徽省合肥市胜利路与琅***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电炉 净化系统 净化 处理 工艺 | ||
1.一种硅锰合金电炉炉气净化系统,它包括:将待处理炉气由烟道(80)送至文丘里集尘箱(10),文丘里集尘箱(10)上端自带有溢流水箱(11),经降温、除尘后由第一主管路(1)到达洗涤塔(20)洗涤,然后由第二主管路(2)连到手动调解二文管(30)降温后进入再经第三主管路(3)至旋流分离器(40),旋流分离器(40)的出气端由第四主管路(4)连到风机(50),风机(50)将气体引入煤气处理装置,文丘里集尘箱(10)、洗涤塔(20)、手动调解二文管(30)和旋流分离器(40)的排泄口与溢水槽(7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锰合金电炉炉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处理装置包括煤气储存装置以及水封箱(60)与炉气散放烟囱和点火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锰合金电炉炉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塔(20)里设置旋流板(21)和喷淋头(22);在旋流分离器(40)里设置旋流板(41)和喷淋头(42)及除雾器(43),所述的洗涤塔(20)、旋流分离器(40)中的旋流板(21、41)的板叶角度设置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锰合金电炉炉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丘里集尘箱(10)的溢流水箱(11)上有溢流回水管(111)及底部有补水管路(112),所述的文丘里集尘箱(10)内的喷头及第一主管路(1)与水管(12)相连,文丘里集尘箱(10)底部的排泄口经排泄管(13)延伸到与溢水槽(70)的液面下方,烟道(80)、排泄管(13)由阀(81、131)连接到氮气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锰合金电炉炉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50)上并联有电磁阀(51),在第二主管路(2)上设置管路压力传感器(110),所述的风机(50)的排气主管路(5)分为两路输出,一路输入到煤气储存装置,另一路输出到水封箱(60)再由炉气散放烟囱(90)点燃排空,排气主管路(5)经阀(54)与氮气管(5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锰合金电炉炉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塔(20)和旋流分离器(40)的底部设置排泄管(23、44)延伸到与溢水槽(70)的液面下方,排泄管(23、44)通过阀(231、441)连接到氮气管路上。
7.一种炉气净化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为:
(a)、电炉(100)的烟囱(101)上设置一烟道(80),烟道(80)的另一端口连接文丘里集尘箱(10),炉气在文丘里集尘箱(10)里净化并冷却;
(b)、净化并冷却后的炉气进入洗涤塔(20),经旋流板(21)的气体改变流向,呈旋流状上升,旋流板(21)上方的喷淋头(22)对炉气喷淋、洗涤;
(c)、洗涤后的炉气经手动调解二文管(30)降温再到旋流分离器(40);
(d)、进入旋流分离器(40)的炉气经旋流板(41),在气体旋流上升的同时喷淋水洗;除雾器(43)将水、气分开;
(e)、气体进行干燥后经排气主管路(5)一路输送到煤气储存装置,一路经水封箱(60)至排空烟囱点燃排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气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b)中的洗涤塔(20)内,加含活性钠废碱液为脱硫剂,对含有SO2的烟气进行喷淋洗涤。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炉气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含有SO2的烟气处理时,洗涤塔(20)底部排出的脱硫液流入石灰反应器,与石灰进行再生反应,再生后的循环液流入沉淀池,使再生反应生成的CaSO3和CaSO4充分沉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炉气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的上清液流入吸收塔给液槽,用泵打回洗涤塔(20)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1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