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15882.5 | 申请日: | 2009-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张超;周旺鹰;王恩来;宋芬;戴柏凡;钱林;石昌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11/05 | 分类号: | C07C211/05;C07C209/6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433江苏省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胺 氟化氢 络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的通式 为Et3N·nHF,其中n在2-12之间,所述方法包括使三乙胺与氟化氢在搅拌条 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所述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三乙 胺与氟化氢分别通入到预先加有溶剂的反应釜中进行所述反应,所述的溶剂为n 在2.5-12之间的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氢为液相进料, 氟化氢的进料温度为-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目标产物的n值计, 所述三乙胺与氟化氢的进料摩尔比为1∶0.96n~1∶1.06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溶剂的三乙胺 氟化氢络合物与作为产物的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溶剂的三乙胺 氟化氢络合物的n值小于作为产物的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的n值,所述制备方 法还包括在通入氟化氢和三乙胺之前,向溶剂中加入氟化氢进行预反应以使反 应釜内的物料组成接近作为产物的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的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溶剂的三乙胺 氟化氢络合物的n值大于作为产物的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的n值,所述制备方 法还包括在通入氟化氢和三乙胺之前,向溶剂中加入三乙胺进行预反应以使反 应釜内的物料组成接近作为产物的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的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n在2.5~ 4.5之间的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的添加量为 所述反应釜容积的0.1-0.9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包括第一阶 段反应和随后的第二阶段反应,其中第一阶段反应的反应温度为-40℃~15℃, 反应时间为20min~720min;第二阶段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120℃,反应时 间为40min~48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阶段反应 温度为-20℃~10℃,反应时间为60min~360min;第二阶段反应温度为25℃~ 85℃,反应时间为60min~3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8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