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K0.5Na0.5NbO3-LiSbO3-BiScO3无铅压电陶瓷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4460.6 | 申请日: | 200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江民红;刘心宇;邓满姣;唐焕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罗玉荣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sub 0.5 na nbo lisbo bisco 压电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具体是K0.5Na0.5NbO3-LiSbO3-BiScO3系无铅压电陶瓷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电材料作为一种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在电、磁、声、光、热、力等功 能转换器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一些发达国家有关电 子产品无铅化法规的全面实施,近年来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与开发受到极大关注。
而无铅压电陶瓷中的铌酸钾钠(K0.5Na0.5NbO3,简称KNN)因其居里温度高(Tc>300℃),压 电性能良好(d33可超过100pC/N),介电常数低,密度小,频率常数大,被认为是当前可能替 代铅基压电陶瓷的候选无铅压电陶瓷材料之一,它的研究和开发是当前压电铁电材料领域的 研究热点之一。然而,Na和K高温下易挥发,采用传统陶瓷工艺难以获得致密性良好的陶瓷体, 采用热压或等静压工艺能够获得致密的KNN陶瓷,材料的温度稳定性得到较大改善,相对密度 可达99%,但材料的稳定性程度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且热压工艺生产成本较高,材料尺寸大 小受到限制。
近年来,人们对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进行了各种改性研究,例如固溶改性、掺杂改 性、工艺改性等。但所获的材料的综合性能仍不理想,要么材料的压电性能良好但工艺成本 过高,或者材料的损耗较大,或者材料的居里温度过低;要么工艺成本低,但压电性能又达 不到应用要求,或者材料的致密度低;等等。其中,据文献报导,在铌酸钾钠中添加适量锑 酸锂(LiSbO3)后,陶瓷的性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且在掺杂量为5%时,(1-x)KNN-xLS陶瓷 的电学性能最佳,各项性能分别为:d33~220pC/N;kp~43%;Tc~368℃;tanδ~2.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传统陶瓷烧结工艺制备的介电损耗低、居里温度和致密度 高、压电性能优异的高性能的K0.5Na0.5NbO3-LiSbO3-BiScO3无铅压电陶瓷。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在K0.5Na0.5NbO3-LiSbO3中添加BiScO3构成的无 铅压电陶瓷,可以用通式(1-x-y)(K0.5Na0.5)NbO3-xLiSbO3-yBiScO3来表示,式中x、y表示陶 瓷体系中摩尔含量,其中0<x≤0.1,0<y≤0.01。
其制备方法,包括湿磨、烘干、烧成、二次球磨、造粒、压制成型、烧结、打磨、披银、 硅油中极化。在烧结时以120℃/h的升温速度到500℃保温2h,再以120℃/h的升温速度到 1060~1150℃保温1~9h烧结。烧结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高性能的K0.5Na0.5NbO3-LiSbO3-BiScO3无铅压电陶瓷,具有优良的压电性能及综 合性能。通过选择适当的x、y值及工艺参数,烧结温度在1060℃~1150℃,均可使该体系 陶瓷各项性能很好,其中该体系的各项最佳性能为:压电常数d33突破300pC/N,平面机电耦 合系数kp高达0.528,机械品质因素Qm为54.00,介电常数εr达1742,介电损耗(tanδ)低 于2.5%,已经达到部分商用的铅基压电陶瓷的性能,即具备部分替代铅基压电陶瓷的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4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轮直驱动永磁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无毒阴离子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瓶(0.5L)
- 0.5微米垂直JFET工艺
- Bi<sub>0.5</sub>Na<sub>0.5</sub>TiO<sub>3</sub>-BaTiO<sub>3</sub>–BiMg<sub>0.5</sub>Ti<sub>0.5</sub>O<sub>3</sub>无铅压电陶瓷材料
- K0.5Na0.5NbO3单晶的制备方法
- 0.5U网络配线架
- K<sub>0.5</sub>Bi<sub>0.5</sub>TiO<sub>3</sub>–BiNi<sub>0.5</sub>Zr<sub>0.5</sub>O<sub>3</sub>电致伸缩陶瓷材料及制备
- 旋转第0.5轴
- 旋转第0.5轴
- (Pr<base:Sub>0.5
- Cu<base:Sub>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