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交叉路口结构和机动车行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3090.4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显贵;马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埃里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交叉 路口 结构 机动车 行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交叉路口结构和机动车行驶方法,尤其是一种能改善目前城市交通拥挤,原道路的结构改造和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现有城市道路构造频繁发生交通堵塞。另外城市的交通信号灯,使机动车和行人在交通路口受信号灯指挥而等待通行,在堵塞路段还经常发生绕行,致使道路通行能力大为降低,机动车和行人出行时间大为延长。特别是机动车等待信号灯放行的时间,导致发动机空转消耗了大量的燃油,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还制约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城市机能的运转,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后的情况还会更加严重。
按照现有的构思,城市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办法通常都是拓宽城市道路、修建高架桥、地铁、轻轨、修建大型立交桥等。但是,上述这些办法往往受到城市土地、空间和投资的因素,不可能大量采用,即使采用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远远滞后于交通工具的增多。
本技术方案,不管是旧城道路改造还是新区道路建设,都可以采用,彻底取消交通信号灯,使车速和交通工具容量大大增加,人车分离,并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另外车速提高也降低了油耗和尾气排放。
所有车辆在任何道路都是向右行驶,机动车交叉路口右行转弯匝道可以使车辆到达目的地迅速到达主干道。同样非机动车和行人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现有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另外公交车站可以设立在右侧,通过小型天桥通至人行道,彻底避免与非机动车混合,真正各行其道,这样公交车都可以快速行驶,乘车方便,也导致人们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对控制城市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也是起到很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城市交叉路口结构和机动车行驶方法。不管是旧城道路改造还是新区道路建设,都可以采用,彻底取消交通信号灯,使车速和交通工具容量大大增加,人车分离,并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并且可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城市道路构造和机动车行驶方法,由隔离护栏5、小型车行道1、大型车行道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机动车交叉路口右行转弯匝道13、机动车掉头匝道14、非机动车交叉路右行转弯道12、人行道交叉路口转弯道11构成。隔离护栏5、小型车行道1、大型车行道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构成道路单元,道路单元在交叉路口,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建在机动车交叉路口右行转弯匝道13的上面,保持一定高度,利于机动车从机动车交叉路口右行转弯匝道13行驶道另一个道路单元。同样,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也是建高架桥连接到另一个道路单元的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这样人车分离,互不干扰,各行其道,彻底取消交通信号灯。
本发明最大的优点是,所有车辆在任何道路都是向右行驶,机动车交叉路口右行转弯匝道可以使车辆到达目的地迅速到达主干道,同样非机动车和行人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机动车还可以通过机动车掉头匝道掉头,缩短距离,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现有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附图说明
1、图1是本发明交叉路口结构形状示意图;
2、图2是本发明交叉路口单边结构示意图;
3、图3是本发明多个道路单元结构行驶示意图;
4、图4是本发明机动车若干个道路单元结构行驶方法示意图。
图中:1、小型车行道,2、大型车行道,3、非机动车道,4、人行道,5、隔离护栏,13、机动车交叉路口右行转弯匝道,14、机动车掉头匝道,12、非机动车交叉路右行转弯道,11、人行道交叉路口转弯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城市交叉路口结构和机动车行驶方法,由隔离护栏(5)、小型车行道(1)、大型车行道(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机动车交叉路口右行转弯匝道(13)、机动车掉头匝道(14)、非机动车交叉路右行转弯道(12)、人行道交叉路口转弯道(11)构成一个道路单元。小型车行道(1)、大型车行道(2)的车辆要到下一个道路单元,必须向右驶入机动车交叉路口右行转弯匝道(13)或向左进入机动车掉头匝道(14)。以此类推,途中无需停车,没有任何信号灯,直达目的地。非机动车和行人也是同样的方式快速到达目的地。
主干道的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在机动车交叉路口右行转弯匝道(13)的上方,这样设计对机动车右行下一个道路单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每个交叉路口全部这样设计,互不影响行驶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埃里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埃里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3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