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橡胶内胎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0923.1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4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利菱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C47/08;B29C47/92;B29C35/02;B29L2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19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橡胶 内胎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橡胶内胎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内胎生产方法一般是将熔融状的橡胶挤出一截圆筒,接着弯曲连接成圆状,充气后硫化成型,这种工艺方法存在的缺陷是:原材料消耗多且不易精确控制内胎壁厚和气密度,对原材料质量要求高,因此,为了改进这种工艺方法上的缺陷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工艺方法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橡胶内胎成型方法,这种发明方法不仅有利于减少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生产出薄壁橡胶内胎。
本发明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熔融状的橡胶由内胎成型模具挤出使其形成管状胶带体,同时经设置在内胎成型模具环形挤出口中央的气道持续吹入空气使管状胶带内腔因充满空气而鼓起处于悬浮状态,所述气道的进气端设有旁流孔;
(2)在生产线的中部,设有硫化成形段,经硫化成型后的管状胶带体落在传送带上并由输出端的夹持传动棍带动,向出料端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橡胶内胎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熔融状的橡胶1由内胎成型模具2挤出使其形成管状胶带体3,同时经设置在内胎成型模具2环形挤出口4中央的气道5持续吹入空气使管状胶带3内腔6因充满空气而鼓起处于悬浮状态,所述气道的进气端7设有旁流孔8;
(2)在生产线的中部,设有硫化成形段9,经硫化成型后的管状胶带体3落在传送带10上并由输出端的夹持传动棍11带动,向出料端运行。
本方法的显著优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该方法解决了市场上所广泛使用的内胎过厚的问题。
(2)该方法制造出来的薄壁内胎壁厚均匀,弹性高,强度大,不易老化,寿命长。
(3)该方法可以减少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利菱橡塑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利菱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0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挤出机的过载保护装置
- 下一篇: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