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两栖船承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9282.8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两栖 承载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用的一种高速两栖船承载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栖船或两栖车一般采用车辆的车架结构或采用船的骨架结构来承载,由于在陆地上与水面上受力状态不同,两栖船在陆地上与水面上的形变各不相同,具有车辆的车架结构的两栖船在水中行驶速度不能太快,高速行驶时两栖船的船底需承受较大的冲击力,现有的车架结构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另外,船体两侧一般水线以下部分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能,水线以上则较为薄弱,两栖船陆地行驶的悬挂、钢圈、轮胎等在船体的两侧,船在水面上高速行驶时,上下的颠簸将给船体的两侧产生较强的冲击力;而采用船的骨架结构的两栖船在陆地行驶速度也不能太快,由于两栖船主要在滩涂地行驶,路况较为复杂,高速行驶时,两栖船的骨架需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船体需要较强的抗弯抗扭能力,现有的船用骨架结构显然不能满足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水陆两用的两栖船提供一种一体化的高速两栖船承载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船体、2根以上的纵梁、中置纵梁、横梁、骨材,横梁与纵梁相连,骨材与中置纵梁相连,其特征在于骨材与纵梁相连,纵梁与中置纵梁构成三角形;其特征在于具有螺胶联接装置,纵梁通过螺胶联接装置与船体相连;其特征在于中置纵梁通过螺胶联接装置与船体相连构成船体的中 置主龙骨;其特征在于螺胶联接装置包括有螺栓与螺母;其特征在于螺胶联接装置包括有纤维增强FRP包敷层;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FRP包敷层与船体胶接;其特征在于横梁与骨材构成环形框架;其特征在于具有机舱环形框架、驾驶舱环形框架、甲板环形框架。
由此可见,通过纵梁、中置纵梁(中置主龙骨)、横梁、骨材、机舱环形框架、驾驶舱环形框架、甲板环形框架与船体多个部位螺胶接相连,就构成了一体化的承载结构,具有承载水上陆地上高速运动下冲击负载的能力,本发明新颖、实用、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
附图2所示的是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一种螺胶联接装置结构剖面图。
附图3所示的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1、中置纵梁;2、横梁;3、船体;4、纵梁;5、螺胶联接装置;6、骨材;7、填料;8、泡沫型材;9、固定板;10、螺母;11、纤维增强FRP包敷层;12、螺栓;13、纤维增强FRP包敷层;14、轮胎;15;船桨,16、驾驶舱;17、横梁;18、横梁。
2根纵梁4分布在船体的两侧,通过横梁2焊接在一起,骨 材6一端与中置纵梁1相连,骨材6一端与纵梁4相连,骨材6可通过玻璃纤维粘附与船体3的舱内壁上。
中置纵梁1可通过螺胶联接装置与玻璃纤维粘附与船体3上构成船体的中置主龙骨。
固定板9、螺母10、纤维增强FRP包敷层11、螺栓12、纤维增强FRP包敷层13构成螺胶联接装置;纵梁4通过螺栓12与螺母10与固定板9相连,固定板9与泡沫型材8通过纤维增强FRP包敷层11粘接在船体3上;纵梁4、螺栓12、螺母10也通过纤维增强FRP包敷层13粘接在船体3上。
由于固定板9与泡沫型材8与船体的接触面积大,在陆地上使用时;负载可通过纵梁4、固定板9、泡沫型材8传递至船体3;负载可通过纵梁4骨材6传递至船体3不同部位;负载可通过纵梁4骨材6、中置纵梁传递至船体3不同部位。
在水面上使用时;负载可通过船体3、固定板9、泡沫型材8传递至纵梁4;负载可通过船体3、骨材6传递至纵梁4;负载可通过船体、骨材6、中置纵梁1传递至纵梁4。
骨材6与横梁2构成机舱环形框架、骨材6与横梁18构成驾驶舱环形框架、骨材6与横梁17构成甲板环形框架,机舱环形框架、驾驶舱环形框架、甲板环形框架可与船体3胶接相连。
由上可见,本发明将车辆的车架与船的骨架及船体合为一体,有利于可以承载水上、陆地上各种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9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机节流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球形砂在喷砂清除铸件表面缺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