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封装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8735.5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7/22;F21V29/00;F21V9/10;H01L23/373;H01L25/075;H01L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封装 模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用LED封装。
背景技术
与传统照明装置相比,LED路灯不仅具有色度好、免维 护、寿命长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比传统路灯更节能。
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01101103、CN101101102、 CN101101107分别公开了一种LED路灯,其散热性能已经达到 实用级。上述三种LED路灯代表了市面上LED照明技术的主流, 包括遂道灯、室内照明灯,其核心技术与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 内容十分近似。上述技术均通过一个具有印刷电路的铝基板, 在铝基板上设置多个单只LED灯泡,然后在铝基板的背部紧贴 一散热体,散热体的反面设置散热翅,上述技术还采用了二次 光学透镜或反光杯进行二次光学处理,以控制光斑。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仍有不足,制约了LED照明技术的推 广应用。现有技术采用的LED灯泡,LED芯片通过银胶设置, 银的用量太少,导热性能不好;银的用量太大,成本高而且牢 固度不好;很难兼顾导热性和牢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 兼顾LED芯片与底层部件之间导热性和牢固度的LED封装模 块,并提供一种制备该LED封装模块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LED封装模块,包括基板和LED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基 板具有固晶面和布线面,所述固晶面与所述布线面平行设置, 所述固晶面之高度底于所述布线面,所述固晶面与所述布线面 之间设有反射过度面;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固晶面,所述 固晶面与所述LED芯片之间还具有一热沉层,所述热沉层的材 料为AuSn合金,其中Au的含量为1%-10%,Sn的含量为 90%-99%,所述热沉层的厚度为0.001mm-0.05mm。
LED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AuSn合金的组分为,Au 含量为4%-9%,Sn的含量为91%-96%,所述热沉层的厚度为 0.005mm-0.02mm。
LED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以AgSn合金代替AuSn合金, 且Ag的含量为1%-25%,Sn的含量为75%-99%。
LED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表面还设置一 荧光层。
LED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面设置于所述基板 的顶面,所述返射过度面有二个,二个反射过度面分别设置在 所述固晶面的二侧,所述固晶面与所述反射过度面组成一长条 状的沟槽。
LED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反射过度面均为平 面,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固晶面的二侧。
LED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AuSn合金的组分为,Au 含量为6%,Sn的含量为94%,所述热沉层的厚度为0.01mm; 所述LED芯片表面还设置一荧光层;所述布线面设置于所述基 板的顶面,所述返射过度面有二个,二个反射过度面分别设置 在所述固晶面的二侧,所述固晶面与所述反射过度面组成一长 条状的沟槽;所述二个反射过度面均为平面,对称地设置于所 述固晶面的二侧。
LED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以AgSn合金代替AuSn合金, 且Ag的含量为9%,Sn的含量为91%;所述热沉层的厚度为 0.01mm;所述LED芯片表面还设置一荧光层;所述布线面设置 于所述基板的顶面,所述返射过度面有二个,二个反射过度面 分别设置在所述固晶面的二侧,所述固晶面与所述反射过度面 组成一长条状的沟槽;所述二个反射过度面均为平面,对称地 设置于所述固晶面的二侧。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LED封装模块的制备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 所述的LED封装模块的制作,该方法包括固晶工序,其特征在 于,该固晶工序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热沉层,(2)放置LED 芯片,(3)焊接,(4)冷却,其中,第(1)步所述的设置热 沉层采用真空溅射的方式;第(2)步所述的放置LED芯片是 将LED芯片置于热沉层上;第(3)步所述的焊接,是指将第 (2)步制成的半成品过焊接炉,焊接炉的温度为250℃-300 ℃;第(4)步所述的冷却是指常温风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8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源多频率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电连接器端子及将锡球定位其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