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暖墙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8045.X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2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姜开利;刘亮;冯辰;潜力;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H04R23/00;E04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暖墙,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发声和发热的取暖墙。
背景技术
取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最早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开始,人们就喜欢一边取暖一边举行各种娱乐、社会活动。如今,许多活动场所,如会议厅,表演厅,舞厅,酒吧,公园,广场等都安装有取暖设备,如空调、液化取暖器、煤炉、电阻丝等,然而,这些取暖设备需要单独占用空间,且散热面积比较有限。为节省空间及增大散热面积,人们将一些发热单元如电阻丝、暖气管嵌入墙体内或贴在墙体上,且布满整个墙壁形成一取暖墙,该取暖墙发热面积大且不单独占用空间,使用时非常方便。譬如在酒吧设置该取暖墙,可方便表演者围着该取暖墙在表演时取暖。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等成为人们在活动或娱乐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我们需要在具取暖墙的活动场所还具扬声器用以播放音乐。而传统的取暖设备并没有播放声音之功能,因此,需要另外配置扬声器,与取暖墙分离设置,或者直接将所述扬声器安装在墙体表面。
选择将取暖墙及扬声器分开设置或组合设置的方式来分别完成取暖及播放声音的功能,涉及的结构比较复杂、布置及维护起来都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置与维护方便、且同时满足取暖及播放音乐需求的取暖墙。
一种取暖墙,其包括一墙体、至少一第一电极、至少一第二电极及一热致发声元件。所述墙体具有一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热致发声元件设置在所述墙体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相互间隔且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电连接。
一种取暖墙,其包括一墙体、至少一第一电极、至少一第二电极及一热致发声元件。所述墙体具有一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热致发声元件设置在所述墙体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相对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电连接。所述热致发声元件为一碳纳米管结构,该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大致平行排列,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碳纳米管的轴向基本沿第一电极至第二电极方向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述取暖墙在接收到一音频信号时,直接驱动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即可同时实现发声和发热功能。所述取暖墙的发热与发声功能只由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完成,无需另外设置扬声器,使该取暖墙结构更简单,布置与维护也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取暖墙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取暖墙沿II-II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作为热致发声元件的碳纳米管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取暖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取暖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暖墙。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暖墙100,其包括一墙体110、一第一电极120、一第二电极130及一热致发声元件140。所述第一电极120、第二电极130及热致发声元件140设置在所述墙体110表面,所述第一电极120及第二电极130相互间隔且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140电连接。
所述墙体110为建筑物的墙壁或立柱,该墙体110结构可包括圆柱体、长方体、锥体或不规则结构,其面向该热致发声元件140的表面111可以为平面、曲面或折面。优选地,该表面111上可设置有多个微结构112,用以增加所述热致发声元件140与空气介质的接触面积。该微结构112可为该墙体110的表面111本身的粗糙面或凹凸面,也可以为人工设计的通孔或盲孔。所述墙体110由绝缘材料所制成,如水泥、石灰、玻璃或干燥的木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表面111为一平面,该微结构112为人工设计的盲孔。
所述第一电极120以及第二电极130由导电材料形成,其形状及结构不限。该第一电极120以及第二电极130可选择为细长的条状、棒状、或其它形状。该第一电极120以及第二电极130的材料可选择为金属、导电聚合物、导电胶、金属性碳纳米管或铟锡氧化物(ITO)等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极120以及第二电极130分别设置在所述热致发声元件140相对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140的不同位置电连接。请参阅图1,当所述热致发声元件140为矩形时,该第一电极120及第二电极130从该矩形一边贯穿至相对的另一边,从而将外部电信号输入至整个热致发声元件140中。该第一电极120及第二电极130用于将接收到的外部信号传递给所述热致发声元件140并驱动所述热致发声元件140发热,从而加热所述热致发声元件140周围的气体介质,同时改变周围气体介质的密度而发出声波。优选地,所述外部信号为经过功率放大的音频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8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再燃增能环保锅炉
- 下一篇:大功率LED交通信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