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6254.0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3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坡;张旺;苏喜林;谢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发光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氮化镓(GaN)、氮化铟镓(InGaN)、氮化铝镓(AlGaN)和氮化铟铝镓(AlGaInN)为主的III-V族氮化物材料具有连续可调的直接带宽为0.7~6.2eV,覆盖了紫外到红外的广泛的光谱范围,是制作蓝光、绿光和白光发光器件的理想材料。现有的以蓝宝石为衬底的常规GaN基发光器件,如图1所示,其结构为:在一蓝宝石衬底层5的一表面外延生长一层n型GaN层4,n型GaN层4相对于与所述衬底层表面的一面生长一层发光层3,发光层3相对于与所述衬底层表面的一面生长一层p型GaN层2。在p型GaN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一p电极1和在n型GaN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的n电极6。p电极1和n电极6位于蓝宝石衬底5的同一侧。半导体发光器件工作时,电流从p电极1经过p型GaN层2、发光层3、n型GaN层4到达n电极6。由于电流在n型GaN层4中横向流动会造成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这种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大电流的注入和发光器件功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在现有的半导体发光器件中,电流在n层中流过,存在电流密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外延层和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衬底第一表面形成有外延层,外延层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电极,其中,所述衬底包括基板和分布于基板中的导通电极,所述外延层电连接于衬底第一表面中的导通电极上,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于衬底第二表面中的导通电极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去除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在基板的第一面上提供一沟槽;
B、沉积导通电极,使得该导通电极材料填平所述沟槽,形成衬底的第一表面,所述衬底还包括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C、在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外延生长外延层;
D、在外延层上沉积透明电极并制作第一电极;
E、除去衬底第二表面的部分或者全部基板,以露出导通电极,并在露出的导通电极上制作第二电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衬底处增加导通电极,使电流垂直流过而不是横向流过外延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流密度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以蓝宝石为衬底的常规GaN基发光器件的剖面图;
图2a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改进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剖面图;
图2b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改进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剖面图;
图3a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外延层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b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外延层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衬底第一结构俯视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衬底第二结构俯视图;
图6a~e一系列剖面图,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发光器件的制造步骤;
图7a~e2一系列剖面图,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发光器件的制造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清楚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改进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剖面图。图2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改进的半导发光器件的剖面图。图3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外延层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外延层第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衬底第一结构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衬底第二结构俯视图。图6a~e是一系列剖面图,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发光器件的制造步骤。图7a~e2是一系列剖面图,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发光器件的制造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6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