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变趋绿性避虫水稻的培育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01052.7 | 申请日: | 200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殿星;舒小丽;刘贵付;叶恭银;夏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趋绿性避虫 水稻 培育 方法 | ||
1.一种改变趋绿性避虫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水稻材料,浸种催芽,播于秧田;
2)在移栽之前,观察幼苗的叶色,选留与正常绿色显著不同的水稻材料;
3)取样新生叶片,测定叶绿素b和叶黄素的含量,选留叶绿素b含量低于0.30mg/g、叶黄素含量低于0.15mg/g的水稻材料;
4)按单株移栽入大田,在不喷药条件下,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观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的危害情况,选留同时不受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和稻飞虱危害的水稻材料,进行种子繁殖;
5)继续种植步骤4)入选的水稻材料,评价验证叶绿素b和叶黄素含量、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抗性的稳定性,对稳定的材料进行繁殖,获得趋避型抗虫的水稻新材料。
2.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趋绿性避虫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收集水稻材料是我国各地的水稻品种、种质资源、诱变产生的品系与植株、转基因植株和品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0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