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9917.0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光;罗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2 | 分类号: | C08F2/22;C08F2/38;C08F220/10;C08F212/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加成 链转移 乳液聚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0.1~2.5重量份的双亲性大分子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试剂、20~40重量份的水、1~20重量份的第一单体加入反应器,搅拌混合,搅拌,通氮气,加热升温至50~80℃,加入0.005~0.05重量份的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聚合0.5~6小时;所述的双亲性大分子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试剂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亲水性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亲油性单体为苯乙烯,丙烯酸酯类,其中m与n分别为亲水性单体和亲油性单体的数目,m与n的比值在3∶1到7∶1之间,其中Z基团为:苯基、苄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及其异构体,戊基及其异构体、乙氧基、甲氧基硫醇、乙巯基、异丙巯基、丁巯基、C12巯基;R基团为:1-甲基苯甲基,1,1-二甲基苯甲基,异丙酸基,2-二异丁酸基,2-异丁腈基,腈基戊酸基,3-苯甲酸基;所述的双亲性大分子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试剂的分子量为1000~10000的双亲性齐聚物。
2.一种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0.1~2.5重量份的双亲性大分子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试剂,20~40重量份的水,1~20重量份的第一单体加入反应器,搅拌混合,搅拌,通氮气,加热升温至50~80℃,加入0.005~0.05重量份的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聚合0.5~2小时,加入1~20重量份的第二单体,聚合0.5~6小时;所述的双亲性大分子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试剂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亲水性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亲油性单体为苯乙烯,丙烯酸酯类,其中m与n分别为亲水性单体和亲油性单体的数目,m与n的比值在3∶1到7∶1之间,其中Z基团为:苯基、苄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及其异构体,戊基及其异构体、乙氧基、甲氧基硫醇、乙巯基、异丙巯基、丁巯基、C12巯基;R基团为:1-甲基苯甲基,1,1-二甲基苯甲基,异丙酸基,2-二异丁酸基,2-异丁腈基,腈基戊酸基,3-苯甲酸基;所述的双亲性大分子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试剂的分子量为1000~10000的双亲性齐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是苯乙烯或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或过氧化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9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