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调速内通风垂直轴永磁风力发电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9014.2 | 申请日: | 200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宝 |
| 主分类号: | H02K9/02 | 分类号: | H02K9/02;H02P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201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速 通风 垂直 永磁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调速内通风垂直轴永磁风力发电机,属于新能源技术 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设备中的发电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垂直轴型永磁风力发电机,转子主轴一般都用圆钢实体制 成,通过端盖中的轴承支承,与定子壳体封闭式装配,由发电机壳体散热,存 在着因发电机内部温升过热,制约发电能力和造成永磁体逐渐退磁老化的缺陷。
其二,在实际生活中,自然界的风速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由于风能与 风速的立方成正比,当风速从13米/秒增加到25米/秒时,风能则增加了超过 7倍之多,如果发电机设计的额定风速较高,则在低风速时效率就降低或发不 出电,如果发电机设计的额定风速较低,则体积大,成本高,高风速时效率却 降低。针对上述问题,目前,许多发明家几乎都在风轮和风叶上出主意,例如 使用变速箱、减速器、液压或杠杆装置来恒定风轮转速,同时也增加了风力发 电机的成本和复杂度,产生了新的缺陷和不足。如何克服上述不足,又能降低 成本,提高风能利用率和使用寿命,是本发明追求的唯一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和缺陷,本发明从改变风力发电机的主机结构入手,增设内 通风冷却装置,以及采用霍尔元件、温度传感器、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技术,自 动监控转速和调节,稳定输出功率等手段,结合现有的永磁叠加技术和风轮技 术来克服。
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调速内通风垂直轴永磁风力发电机,包括:主要采用永磁3,嵌 装固定在动盘2内,静盘10套装在主轴5上,由端盖1和下端盖13中的轴承 4支承,端盖上设有凹槽或凸槽,凹槽与动盘2的凸槽卡接,螺栓12将端盖固 定在动盘2上,静盘10内嵌装线圈11,线圈接线端与导线9连接,穿过管路 接至控制盒17组成;特征是:发电机内设有内通风冷却装置和自动调速系统; 所说内通风冷却装置由:设在下端盖13上的进风孔6、主轴上的出风孔8、主 轴中的风道7构成;空气由进风孔6进入发电机内部动盘与静盘之间隙,经出 风孔8、风道7,从内部带走热量,以克服发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温升过热,制 约发电能力和造成的退磁老化问题,提高了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上述所说自动调速系统,由:嵌装在静盘10上的霍尔元件14、温度传感 器15、线圈11、以及控制盒17中的单片机系统、为主要元件组成,线圈11 是,可串、并联连接的绕组或可三相星形/三角形连接的绕组或者可双速或三速 连接的绕组;当动盘2旋转,霍尔元件14从永磁体3中感应霍尔信号,通过信 号线16传递给控制盒17的单片机系统,经过运算处理、功率放大以后,发出 指令,由接触器执行自动切换上述线圈绕组的接线方式,使之与外界风速相匹 配,从而调节、控制和稳定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实践中,交流发电机的转速与磁极数成反比,当磁极数确定以后,发电机 的转速与输出电压、频率成正比;因此,可以使用改变磁场极数的接线法或改 变输出电压的接线法,来实现发电机与风轮的转速相匹配,所以,单相发电机 线圈9可用绕组串、并联的接线方法;三相发电机则用星形/三角形转换的接线 方法解决,提高发电效益。
例如,当发电机在20极,300转/分时,线圈11的绕组是串联连接,正常 发电,由于外界风速增强,转速超过600转/分以上时,自动跟踪调速装置就发 出指令,控制盒17自动控制执行切换,通过接触器将线圈11中的绕组连接方 式切换成并联的接线方法进行匹配,使发电机在自然风速环境中的适用宽度提 高一倍以上。
当发电机在运行状态时,霍尔元件12检测到的信号,经控制盒17内的单 片机系统,运算处理以后,确定是低风速区范围时,接触器自动调节成星形接 法,使3路线圈绕组在低风速范围内运行发电;当霍尔检测信号为高风速区范 围时,接触器自动切换成三角形接法,使3路线圈绕组在较高风速范围内运行 发电;当霍尔检测信号为无风,风轮不能启动时,接触器自动接通助动风机, 瞬间推动风轮旋转,助动风轮启动;当霍尔检测信号为超高速危险信号时,自 动关断发电机电路,切换成蓄电池供电或与之连接的逆变器供电,确保运行安 全。
上述所说主轴5,由大口径钢管制成,长度可根据配置的风轮高度套接加 长,直径至少是主机外壳直径的四分之一,选择比例在1∶0.25~0.6的范围, 有利于扩展通风量和缩短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直径距离,提高动态平衡、减轻重 量、降低成本、快速散热,改善通风和发电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宝,未经陈国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世界象棋
- 下一篇:纤维束排列装置以及纤维束排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