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式集装箱龙门吊自动取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8426.4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崔连涛;赖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连涛;赖琦波 |
主分类号: | B66C13/12 | 分类号: | B66C1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集装箱 龙门吊 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龙门吊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轮胎式集装箱龙门吊自动取电系统。轮胎式集装箱龙门吊简称为“轮胎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申请号200610068525.4申请日2006.08.19,公开号CN1915782A,名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供电装置》,其在固定支架上架设有滑触线路,滑触线路的集电器固定在可与滑触线平行移动的小车上,集电器的引出线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电气系统连接,小车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柔性连接。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可以安装在滑线支架上的小车实现供电功能,但小车不能脱离滑线支架,轮胎吊转换场地作业前,必须有人工把轮胎吊和滑线支架上的小车分离开;进入新堆场后,必须有人工把轮胎吊和滑线支架上的小车连接上。因此,该技术无法实现自动接入和脱离安全滑线及其轨道的取电,由于轮胎吊大车行走时容易走偏;为使轮胎式集装箱龙门吊(以下简称“轮胎吊”)实现在刚性安全滑线上自动取电,即轮胎吊的取电装置通过连接机构安装在轮胎吊上,由轮胎吊在不同的安全滑线供电线路段上,通过设计的专用机械结构、驱动机构(电动推杆)和控制系统的配合,从而实现自动接入和脱离安全滑线及其轨道的取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准确可靠、自动纠偏好的轮胎式集装箱龙门吊自动取电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轮胎式集装箱龙门吊自动取电系统,包括经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配合控制动作的取电装置和滑线轨道支架,其中:取电装置由取电小车、连接机构和取电器底座配装构成,滑线轨道支架由接入/脱离段和取电段配装构成;
取电小车由主框架、轨道定位器、弹性连接器、关节轴承,以及行走轮和安装在小车上的取电刷配装而构成;
连接机构包括有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用于实现状态转换的浮动连杆、拉杆、弹簧、支撑杆、销、转换节、定位连杆;
取电器底座包括有用于支承的底座支架、主轴,以及用于实现状态转换的水平转盘、定位销、电磁铁;
接入/脱离段包括有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检测板、第二检测板、挡板、支撑立柱;
取电段包括有配装在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上的取电端部检测板和滑线接入定位器;
连接机构能使取电小车与取电器底座的连接状态在接入/脱离状态和牵引取电状态之间由控制系统的程序控制进行状态转换。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源、调速器以及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状态检测系统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器件、第二位置检测器件、第三位置检测器件、第四位置检测器件、第五位置检测器件、第六位置检测器件、第七位置检测器件以及控制程序器件。
上述的控制系统中的第六位置检测器件、第七位置检测器件自动识别到取电装置位于接入/脱离段位置后的信号,经控制程序器件的运算,通过动力系统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电源、调速器的执行接入动作,以及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和第一位置检测器件、第二位置检测器件、第三位置检测器件、第四位置检测器件、第五位置检测器件的信号反馈,使第一状态转换机构和第二状态转换机构按照设计的逻辑顺序动作;连接机构经第一状态转换机构中包括的浮动连杆、拉杆、弹簧、支撑杆、销、转换节、定位连杆和第二状态转换机构中包括的水平转盘、定位销、电磁铁转换为接入/脱离状态,在取电小车进入轨道定位器的协助下,准确平稳地实现取电小车接入或脱离第一轨道、第二轨道。
上述的取电小车位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位置,连接机构经第一状态转换机构和第二状态转换机构转换为牵引取电状态,取电小车在轮胎吊的牵引下沿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行走,经滑线接入定位器的定位引导进入滑线,再进入取电段。
上述的连接机构在第一状态转换机构和第二状态转换机构的作用下,能实现轮胎吊相对于滑线轨道支架在空间三维上设计工况允许范围内的位置变化,取电小车具有正常取电功能。
上述的弹性连接器和连接机构配装的组合结构,能实现轮胎吊所在平面和滑线轨道支架所在平面在空间设计工况允许范围内的不平行度的位置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连涛;赖琦波,未经崔连涛;赖琦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材切削废水处理剂与废水处理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新型渐进式安全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