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4-二双键十五碳膦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7232.2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虞国棋;朱立权;杨学英;任建军;代世荣;党松年;张符;宋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厂;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9/40 | 分类号: | C07F9/4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2071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键 十五 碳膦酸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VA羧酸酯的重要中间体3-甲基-5-(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4-戊二烯基膦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A(VA)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产品,其中VA的羧酸酯类衍生物如VA乙酸酯、棕榈酸酯等,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中;世界上各大公司的产品均以VA羧酸酯为主,3-甲基-5-(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4-戊二烯基膦酸二乙酯(以下简称2,4-二双键十五碳膦酸酯)是以Wittig-Horner反应为特征的C15+C5路线合成VA烃基酸酯的关键中间体(其中R1为烷基),因此对2,4-二双键十五碳膦酸酯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4-二双键十五碳膦酸酯的制备和应用逐渐被人们重视。它最主要的制备方法是由1,3位二双键的十五碳膦酸酯或1,4位二双键的十五碳膦酸 酯重排得到的,如下所示:
而1,3(或1,4)位二双键的十五碳膦酸酯是由相应的十四碳醛(2位或3位双键)与偕二膦酸酯经Wittig-Horner反应得来的;中间体2位双键十四碳醛是由β-紫罗兰酮与氯乙酸甲酯在碱性缩合剂存在下,经Darzens缩合反应合成,如下所示:
中间体3位双键十四碳醛是由β-紫罗兰酮与甲基锍翁盐在碱存在下先制成末端环氧化物,再由溴化镁催化开环得到;而且此3位双键的十四碳醛可以在碱催化下重排为更稳定的2位双键十四碳醛,如下所示:
最后,十四碳醛(2位或3位双键)与偕二膦酸酯经Wittig-Horner反应得到相应的的十五碳膦酸酯:
十五碳膦酸酯还可以由以下方法制得:
这种方法要求低温反应,且收率不高(78.4%)。
另外还有一条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在该条路线中,β-紫罗兰酮先和氯乙烯的格式试剂反应得到十五碳叔醇,此醇再与氯代亚膦酸二乙酯反应得1,2,4-三双键十五碳膦酸酯,然后用林德勒催化剂选择还原末端双键得2,4-二双键的十五碳膦酸酯,最后一步的选择性还原有较大难度。
上述几种方法都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合成路线比较长,通常都在三步以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简捷的反应路线来制备2,4-二双键十五碳膦酸酯。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2,4-二双键的十五碳膦酸酯的制备方法,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与乙二膦酸四乙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4-二双键十五碳膦酸二乙酯,合成路线如下:
所述的反应原料β-紫罗兰酮是大宗工业产品,乙二膦酸四乙酯可以按Arbuzov(阿尔布采夫)方法由二溴乙烷和亚膦酸三乙酯反应制备。
上述的制备方法,缩合反应在碱的存在下进行,碱的摩尔用量为乙二膦酸四乙酯摩尔用量的0.7-1.3倍,最好为等摩尔,以使反应尽量充分。
上述的制备方法,先加入反应原料乙二膦酸四乙酯,然后加入所述的碱,最后加入反应原料β-紫罗兰酮,所述的碱和β-紫罗兰酮采用滴加方式加入,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反应。
上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碱为醇类的碱金属盐或烷基锂,以采用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丁基锂等强碱为好,其它强碱并无特殊限制。
上述的制备方法,缩合反应的温度为-50℃到0℃之间。
上述的制备方法,缩合反应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的有机溶剂为醚类溶剂或偶极非质子溶剂,所述的醚类溶剂为乙醚、四氢呋喃或乙二醇二甲醚,偶极非质子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六甲基膦酰三胺。
本发明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仅需一步反应即可生成目标产物2,4-二双键十五碳膦酸酯,工艺路线简捷,极具工业价值。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厂;绍兴文理学院,未经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厂;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型汽车安全碰撞缓冲装置
- 下一篇:轮胎拆装机后仰臂